昆明信息港讯 通讯员杨萍 张超 在东川区铜都街道达德村达德组,今年正好100岁的张发坤老人和老伴就住在这里。老人生于1921年,生活相比从前,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从心里感恩党为他们带来的好日子,他常教育后辈说:“现在日子好过了,我们一定把党的恩情记在心上,用勤劳的双手创造幸福生活”。
生于旧社会的张发坤老人从小就吃过很多苦。家里非常贫穷,缺衣少食。9岁时他父亲去世,日子更是雪上加霜,12岁时,还是个孩子的他,就出去帮人干活,21岁时母亲让他去学木活,盖房子、做桌子、椅子,手艺很好,但常常是一分工钱都拿不到。说起过去的苦日子,想起现在的好光景,老人感慨万千。
铜都街道达德村百岁老人张发坤:前些年有些穿的都没有,现在过在这个世界上是好得很,可以的很了,在这个世界上,贫穷的人差不多没有啦!
老人膝下有两儿两女,两个女儿都嫁到外省,老伴已85岁,两个老人平时生活能自理,大儿子住得不远也时常来帮老人做饭、洗衣。
老两口年轻时身体都不大好,生活一直过得拮据,政府部门时常补贴他们,还给他们办了低保,他们心里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大儿子已59岁,近来身体不好,干不动活计,村上也给他安置了公岗。老伴听力不好,说起党的恩情,她更愿用歌声来表达自己的感恩之情。“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解放区的人民好喜欢,人民政府爱人民,共产党的好处说不完”。
说起张发坤老人的长寿秘决,除了心态平和,与世无争外,老人还特别爱看书,爱好国学,他的记忆力非常好,背诵起《三字经》、《弟子规》、《百家姓》等经典国学来朗朗上口。
铜都街道达德村百岁老人张发坤:为人子,念父母。养育恩,难尽数。孝顺事,至微妙。每日问,须尽道。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冯陈褚卫,蒋沈韩杨。朱秦尤许,何吕施张。
两个老人用朴实的语言展现历史、描绘时代变迁,用善良的笑容表达出对党的感恩和生活的热爱。百岁老人跨越百年风雨,他们是全社会的宝贵财富,政府及社会各界都在共同努力,营造更好的老年生活环境,让老人们的晚年生活更加幸福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