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云南 正文
昆明市五华区创新形式扎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走进青少年
昆明日报    07-19 08:37:04

76211626628857793

“童心向党”手绘书签。本组图片记者宋潇 周密/摄

19951626628857777

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展“童心向党”手绘书签创作。

“我要把鲜花和敬意送给守卫祖国的军人和抗疫一线的医生,向他们说一声‘辛苦了’!”五华区云铜小学的三年级学生杨沁平拿着自己创作的作品《阳光下成长》,用稚嫩的声音向英雄群体告白。

这是一份注入了真心和诚意的策划——今年5月以来,一张张“童心向党”手绘书签在五华区惊艳亮相。各中小学校的学生纷纷拿起画笔,创作出一幅幅充满童真童趣的作品。

在这些作品中,有的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为主题,有的展现了云南动植物的魅力,有的寄托着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展现了五华区青少年在党的亲切关怀和教育引导下茁壮成长、全面发展的精神风貌,进一步激发了全区青少年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的坚定追求,奏响了一曲“童心向党”的时代强音。

有老师说,一幅画就让不少学生激发出创作热情,学习更认真了;有家长说,孩子会为自己的父母是党员而感到骄傲和自豪;有市民说,孩子们对党史的视角,让自己内心也产生了触动。

一张小书签,是如何凝聚起党史学习教育大能量的?

五华区历来重视青少年道德品质培育。自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以来,五华区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把党史学习教育、“四史”专题教育作为广大师生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重要机遇,把握青少年特点,贴近青少年需求,积极创新形式,在各校园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鼓励青少年用生动、贴近时代的方式讲述红色故事、继承红色基因、传播红色精神。

结合辖区丰富的文创资源,五华区陆续推出“童心向党”手绘书签、非遗剪纸等文创产品,将党史学习教育融入青少年的学习生活中,扎实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丰富多样的教育形式,变传统教育方式为互动式、沉浸式体验,让青少年从实践中得到感悟和成长,并成为党史学习教育的“主力军”。这,就是五华区找到的答案。

一个伟大的政党,总会真挚地关切青少年;一个伟大的民族,总会热情地拥抱青少年。在青少年群体中扎扎实实地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既是落实党中央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工作部署的时代命题,也是新时代强化思想政治引领、推动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课题。

打造儿童文创产品

让党史学习教育“潮”起来

为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相传,今年5月以来,五华区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围绕“四史”学习教育,在全区小学中组织开展了“童心向党”绘画比赛,共收到6000余幅投稿作品。经过评选,精选出12幅来自红云小学、文林小学、云铜小学等学校学生的优秀作品,通过书签形式进行印制呈现。

在前期工作中,五华区专门在学校开展了讲解,让孩子们从一个个鲜活有力的红色故事中汲取创作的力量。在创作过程中,也有专业老师悉心指导,将孩子们的创作热情启发和引导到党史学习教育之中。

《阳光好少年》《文林如家》《云南之宝》……手绘书签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抗击疫情、民族团结等内容为主题,全区少年儿童用手中的画笔和想象力,放飞红色梦想,画出党的百年奋斗历史。五华区精选出其中的优秀作品,制作成书签后,在五华区政务服务大厅等场所进行展示和发放,得到了全区群众的喜爱和点赞。

一张小小的书签,是五华区“润物细无声”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体现。如何引导广大青少年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五华区把党史学习教育作为青少年最好的“营养剂”,针对青少年自我意识强烈、接受新鲜事物快、参与意识强的特点,不断创新宣传方式,让党史学习教育真正入脑入心,厚植红色传统、红色记忆、红色基因,引导广大青少年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真正做到永远听党话、跟党走。

厚植爱国情怀

让青少年党史学习教育入脑入心

“可以点单?”“我们可以自己选择老师?”当“五华青年宣讲团”来到昆明红旗小学时,学生们觉得很新奇,他们可以根据宣讲团名单上的人员介绍,通过点单的方式选择宣讲老师。近期,五华区在全区掀起“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学习教育热潮,以“五华青年宣讲团”、“五华青少年学党史”音频展示和“五华青年说”短视频等形式,面向青少年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帮助他们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

“五华青年宣讲团”由五华区委宣传部牵头,从各单位层层选拔出优秀青年代表,在年龄较小的少先队员和初中生里,开展“菜单式宣讲”,同时,还从机关、社区、“两新”组织和党建联盟单位党员、团员中推荐了100名先锋朗读者,持续100天朗读《文献中的百年党史》,用100天讲述中国共产党100年走过的光辉历程。

在全区中小学生演讲比赛中,五华区选拔出了优秀少先队员组成“五华红领巾宣讲团”,在校内开展“童心向党·党的故事我来讲”主题宣讲,在校外则依托翠湖周边博物馆群,以博物馆志愿讲解服务的形式开展宣讲。聂耳母校长春小学组建了“小聂耳宣讲团”,通过课本剧展演、合唱表演等形式,用少年的视角讲述国歌作者聂耳的生平和国歌背后的故事,除了每周下午在聂耳故居宣讲之外,还利用节假日在西山聂耳墓、翠湖西南岛等地开展宣讲。

尊重青少年的成长规律、顺应青少年所思所盼,是在青少年群体中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关键。五华区注重思想政治引领,用青少年的话、青少年的心、青少年的体验,引导青少年把党史学习教育和拓展自身优势、补齐成长短板结合起来,讲好“过去的故事”,点燃青少年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热情。

广泛开展主题活动

筑牢青少年党史学习教育“阵地”

在青少年中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不仅要注重创新性,还要注重持续性。五华区积极构建“嵌入式”党史学习教育第二课堂模式,通过校园文化宣传平台、学生活动平台、学生社团平台、互联网平台和重要时间节点的仪式教育活动等,以学生乐于接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昆明市女子中学党总支和团校委联合开展了“传承红色基因、红领巾心向党”系列主题教育活动,通过“追寻英雄足迹,继承先烈遗志”“听红色党课,扬红色精神”等多项活动,让学生牢记先烈事迹,铭记革命英雄奋斗史,把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莲华小学开展了“缅怀先烈,弘扬英模精神“家校共育爱国主题活动,参战老兵郭爷爷给同学们讲述了自己的参战经历,还分享参战后保存下来的一张张照片。丰园小学开展了“讲述昆明红色故事活动——红军长征两次经过的地方”主题活动,让孩子们深刻体会到英勇无畏、百折不挠的长征精神。

先锋小学少工委组织开展了“学党史、唱红歌、跟党走”晨读活动,将“党史我来讲——国旗下的讲话”“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诵读”“红歌经典永传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等活动融入到学生的学习中。长春小学举行了小聂耳主题日活动,唱响校友聂耳创作的歌曲《卖报歌》,观看视频了解聂耳光辉的一生,讲述聂耳创作《卖报歌》的故事,进行聂耳精神之宣誓等,还绘制了一幅幅精美的手抄报,将学到的聂耳精神用画笔展现出来。

五华区各中小学积极开展“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主题教育黑板报比赛,通过讲一个红色故事、读一本红色书籍、画一张手抄报,鼓励孩子们把学党史融入自己的学习生活、融入自己的内心理想,在新的时代建功立业,勇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习近平总书记深情嘱托:“要把加强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爱我中华的种子埋入每个孩子的心灵深处。”党史中蕴藏的宝贵精神财富,终将由青少年一代赓续和发扬。五华区将把青少年教育工作放在确保党的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高度来审视,更加凸显出关心青少年成长、支持青少年发展的责任重大,让党史学习教育热潮在青少年群体中澎湃涌流、持续升温。

随评

党史学习教育走进青少年

关键是“怎么教”

青少年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巩固和成熟,不仅需要自身的努力,更需要学校和社会的引导和培养。党史学习教育是青少年最好的“营养剂”,也是最好的“阳光水分”。

当代青少年的特点是个性鲜明、思想灵动、自我意识强且接受新鲜事物快。如何在这个群体中做好党史学习教育,关键在于尊重青少年的成长规律,顺应青少年所思所盼,结合时代特征,注重思想政治引领,用青少年的话、青少年的心、青少年的体验,讲好“过去的故事”,点燃他们学习党史的热情。

思政课是学校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和主平台,要将党史学习教育内容融入思政课教学,丰富讲课内容,完善教学环节,创新课堂形式,把党史知识讲深讲透,教育引导青少年学生树立正确的党史观,发挥好党史这本教科书的作用。

在这个过程中,五华区积极构建“嵌入式”党史学习教育第二课堂活动模式,通过校园文化宣传平台、学生活动平台、互联网平台和重要时间节点的教育活动等,以学生乐于接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让党史学习教育更加鲜活、更加生动。

加强青少年党史学习教育是一项长期的工作,要认认真真地做、扎扎实实地教,不能搞形式主义;不能板着脸说教,更不能填鸭式灌输,要用青少年愿意听、听得懂的话去开展教育,这样才能让党史学习教育入脑入心,这样才能在青少年群体中厚植红色传统、红色记忆、红色基因,引导他们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真正做到永远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昆明日报 记者王恩国 通讯员何洁 桂雪春)

编辑:周智宇    责任编辑:徐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