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媒体看昆明 正文
云南畹町:上半年查验出入境货运车辆18.53万辆次
中国网    07-27 09:27:01

2021年上半年,畹町出入境边防检查站累计查验出入境货运车辆18.53万辆次,环比增加了175.46%,位居云南全省口岸前三名。

42℃下的国门坚守

畹町地处云南省德宏州瑞丽市,是疫情防控的关键地区,自2020年新冠疫情发生以来,畹町出入境边防检查站以“人货分离、安全防控、高速通关”的目标要求为跨境货物运输开通“绿色通道”,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和优质的服务水平为疫情防控和企业复工复产保驾护航,延时服务通关长达800余小时,在筑牢国门防线的同时,为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边贸护航 杨佳林、曹能摄

42℃下的国门坚守

“最近口岸货运车辆比较多,为确保国门外的货物能尽快通关,我们的执勤民警每天穿着防护服从上午8点到晚上24点都坚守在国门下,防护服里42℃的温度是我们的工作常态。”畹町边检站执勤队副队长刘海俊说道。畹町傣语意为“太阳当顶的地方”,每年五六月份是畹町最热的时候,执勤民警每天要查验出入境车辆约1000辆次。在炙热的太阳下,在闷热的防护服下,畹町边检站全体民辅警没有一人退却,全力保障跨境运输通道的顺畅。

“每年畹町五六月份的时候,是大家最头疼的时间段,蚊虫的叮咬,闷热的天气,在穿上防护服后的我们就像进入了一个巨大的蒸笼,脱下手套的手被泡得发白发皱,换勤休息的时候就怕遇到民警晕倒,但这些都不算什么,我们多工作一分钟,国门外的水果就不会在这炎热的天气下腐烂,运货的司机们也会多一分心安。”民警屈永健说。对于常年坚守在国门下的民警来说,不畏艰险、忠诚奉献、全力以赴的驻守在祖国边境仿佛是他们刻在骨子里的习惯,不管再苦再累再难,他们都会常年如一日的担起自己身上的使命。

边贸护航 杨佳林、曹能摄

“我宣誓:我将坚定信念,牢记使命,随时听从党的召唤,不怕牺牲、英勇斗争,以饱满的热情、高昂的斗志,勠力同心、持续奋战,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全力以赴维护国门边境绝对安全稳定!”。在瑞丽“7.04”疫情发生后,铿锵有力的宣誓声响彻在祖国西南边,声音掷地有声,久久就不绝!

风雨无阻的顺畅通关

早上10时,大雨倾盆而下,雨雾弥漫,看不清方向,对于畹町边检站混板分站的执勤民警周啟斌而言,两个小时足够他湿透衣衫了,但他没有喊过一句苦累。“疫情的发生,给边境贸易带来了极大影响,也给我们的工作提出了新挑战。”他坦言道。

“严防境外疫情输入是场持久战,保证货运畅通也是我们职责”,混板分站执勤一队教导员曹能表示,“头顶警徽、背靠国门,这是我们的责任,更是我们的义务。

混板执勤现场

为了提高通关速度,最大限度服务边境贸易发展,混板分站着力加强与属地疫情防控指挥部、海关、卫健、口岸办等部门的联动合作,建立货物通关保障指挥调度群,每2小时发布一次通关流量提示信息,要求各涉及货运企业指定专人,随时更新货运车辆直流情况和候检情况。

“对于西瓜、哈密瓜这些季节性水果和生鲜类农产品而言,推迟一天入关,意味着损失又要加上几成,所以我们连续推出延时通关、预约通关、绿色通关、上门服务、分流分检、错时验放等多种优化措施来提高通关速度。”混板分站副站长谢华说。相邻口岸关闭后,增加了民警的执勤时间,也增加了进出口货物的种类,在巨大的压力下,执勤民警们坚守在国门下、雨雾中、烈日下和防护服内,在看似简单的延时通关背后,是畹町边检站民警无数的努力付出。

边贸护航 杨佳林、曹能摄

深入人心的精致服务

“境外等待入境的货运车辆排起了长龙,疫情让我们挺害怕的,但还是希望更多的货有机会入关。”一名边贸企业负责人表示,“去年疫情暴发后,水果生意很难做,资金链差点要断了,我们也知道境外状况,现在算是最好的结果了,希望疫情早点过去吧。”在口岸执勤时,一些货车司机会与执勤民警坦言他们的难处,对于他们的疑惑,民警也会尽力帮助他们解决困难,确保他们能快速办理出入境边防检查手续,高效通关。

“边检站的延长通关时间举措,给了我们更多的信心,这样的形势下,边检民警真的不容易,你们是守护国门的第一道防线啊。”一名货运司机对着执勤民警表达着内心的感谢。

执勤现场消毒

畹町边检站民警执勤时间最长累计达到12个小时,他们还需要时刻面临噪音、尾气、油渍的污染,穿上防护装具没几分钟,就浑身都是汗了。对于这些困难,执勤民警咬咬牙都能克服,但境外疫情的严峻形势,才是边检民警需要面对的真正考验。

千里不辞行路远,时光早晚到天涯。畹町边检站始终保持慎终如始、如履薄冰的心态,持之以恒地抓实疫情防控、口岸查控、边境管控工作,精准指向、精密闭环、精准防控、精致服务,统筹推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以国门为阵地,全力护航边贸远航。(中国网 施阳丹)

编辑:曹月    责任编辑:徐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