褐边玛蝶角蛉
Maezous fuscimarginatus
褐边玛蝶角蛉,隶属节肢动物,昆虫纲,脉翅目,蝶角蛉科。常隐藏于林间草丛中,照片摄于普洱。
深夜,一只褐边玛蝶角蛉在一朵蓝色花朵旁休息,它的身体与蜻蜓十分相似,灯光照射下泛着金色,长长的棒状触角好似齐天大圣头上戴着的紫金冠。透明薄翅上的网格状翅脉清晰可见。
它的缺陷也显而易见,大概是羽化的时候不知发生了何种变故,翅膀没有完全展开,翅尾边缘褶皱非常明显。我们知道,昆虫的翅膀除了基本的飞行功能外,还隐藏着诸多功能,翅膀发育不完全,那么这只褐边玛蝶角蛉的日子也相对艰难。“其实,一些完全变态昆虫,在羽化的时候出事故并不罕见。”摄影师范毅说,在他拍摄经历说,看见过不少翅膀有缺陷的蝴蝶等昆虫。
全球已知蝶角蛉约有450种,数量并不算太多,它们总体飞行能力有限,常隐藏于草丛中,以捕食小型昆虫。5-9月份,它们活动相对频繁,到了冬季,大多数幼虫都会死亡,只有少数等到来年春天,结茧并羽化成功。
在昆虫界中,似乎名字中带“蛉”字的,大多是怪胎,比如螳蛉,既像螳蛉,又像胡峰;草蛉也是“骨骼清奇”,至于蝶角蛉,那完全是把蜻蜓和蝴蝶这两个八竿子打不着的昆虫,融为一体了,它们不仅身躯像蜻蜓,大大的复眼也跟蜻蜓十分相似,它们与蜻蜓最大的差别就是那一对棒状触角,而这也是它们最像蝴蝶的地方。
不过对于这些经历了漫长演化的物种而言,到底是谁copy了谁,恐怕很长一段都是未解之谜。
范毅,生态摄影师。连续4年获得国际花园摄影师年赛大奖,获2018首届中国生态摄影大赛野生动植物类一等奖。致力于拍摄中国西部尤其是云南境内的人文景观以及生物多样性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