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信息港讯(昆明日报 记者杨敏) 东京奥运会期间,蒙牛推出的“夸父”“哪吒”“花木兰”等奥运定制包装收获了一波好感;元气森林推出的气泡水新产品迅速“圈粉”……凭借高质量产品及创意,国货爆款不断涌现,进一步释放了国货消费潜力,推动国货品牌消费持续升温。
国货品牌消费持续升温。
商务部数据显示,今年“京东618”,国货成交额和用户数分别高出国际品牌7%和8%。在天猫平台,仅“六一”当天,就有755个产品成交额破百万元,其中70%为新国货品牌,新国货已成为新消费的主角。
近日,李宁公布了上半年业绩,净利润同比涨187.2%。而此前“一捐成名”的鸿星尔克同比更是创造了销量增长52倍的惊人数字。相较之下,日前公布财报的阿迪达斯,大中华区罕见出现负增长。其CEO坦承,目前中国消费者的需求不再像此前跟风洋品牌,更倾向于本土品牌。
日益走俏的国货背后,是消费者对中国文化IP、国潮消费品的认可。昨日,记者走访南屏街、小西门等中外运动品牌汇聚地发现,鸿星尔克、李宁、贵人鸟等品牌的门店人气较高,不少市民正在选购心仪的产品。阿迪达斯、耐克等品牌的门店虽然推出打折优惠活动揽客,但收效甚微。
“当前形势下,随着国货的质量、售后服务越来越好,产品的产业体系正在逐步完善,消费者对国货的认可度也在提高。”云南大学经济学教授郭树华表示,国货品牌消费升温,体现出消费者对国货品牌的认可,同时也反映出相关企业找准了自己的目标和方向,将打造国货作为自己的事业,在发展中迎合消费者的需求,不断推陈出新,形成良性循环。郭树华认为,随着国货品牌的创新升级,未来追求国货将成为一种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