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信息港讯 通讯员 柯春丽 朱林 8月24日,由省委宣传部、COP15云南省筹备办新闻宣传部联合组织开展的“传统与现代·云南生态智慧——COP15云南生物多样性主题采访行”在昆明启动。
新华社、中国日报、中国新闻社、新华网、云南日报、云南广播电视台、云南网等17家新闻单位及网络平台参与此次持续7天的主题采访活动。期间,采访团将依次前往昆明市、普洱市、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深入宣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云南的生动实践,聚焦云南生物多样性的世界级资源,向世界宣介生态云南、美丽云南的良好形象。
采访团第一站来到阳宗海南国山花,在国内活体资源最多的月季和国内最大的绣球属种质资源、新品种选育、商品切花生产、科研和教学基地,了解了蔷薇属、绣球属、南半球木本花卉的品种选育。南国山花负责人就植物多样性向新闻媒体朋友们进行了详细介绍。
目前,阳宗海南国山花已收集蔷薇属中国野生种(变种)180余种;国外野生种(变种)100余种;中国古品种70余种;现代品种2000余种;获得国内新品种权40余个,肯尼亚新品种权1个。绣球属国内外野生种(变种)近100种,园艺品种近300种,在国内申请新品种30种,已获新品种权15种;欧盟新品种权3种;并在澳大利亚、肯尼亚、哥伦比亚开展测试公司的新品种。南半球木本花卉(原产于南非、澳大利亚)引进实验成功4科(山龙眼科Proteaceae、桃金娘科Myrtaceae、刻球花科Bruniaceae、禾木胶科Xanthorrhoceae),9属(银树属Leucadendron、班克木属Banksia、针垫花属Leucospermum、帝王花属Protea、泰洛帕属Telopea、澳腊花属Chamalaucium、薄籽木属Leptospermum、绿珊瑚属Berzelia、树草属Xanthorrhoea)100余种,已开始适应区域推广和新品种选育。
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基地采用低碳生产模式,建设雨水收集和水肥一体化精确灌溉设施设备,大幅度减少灌溉水和肥料使用量;利用物理手段防治病虫害和控制杂草,不使用除草剂,减少污染;生产废弃有机物做堆肥还田,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充分利用气候资源,选择适宜品种露天种植,减少钢材,塑料制品,水泥等高碳排放量产品的使用量,最大程度改善环境和避免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