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非遗滇式风筝,遇见想象力丰富的小朋友?会创造出什么样的作品?会收获怎样的幸福记忆?8月29日,由昆明市住房保障局主办的2021年昆明市公租房社区邻里节系列活动“为民办实事”之“美育行动”走进福泽雅苑,活动以“传承红色基因 增强文化自信”为主题,邀请滇式风筝代表性传承人朱家祥为福泽雅苑的住户带来了生动有趣的“美育课程”,带领住户家庭沉浸式体验非遗文化,感受民间艺术,弘扬传承优秀民族文化。
以风筝为画布 放飞幸福梦想
“我们都放过风筝,但自己亲手扎过风筝的估计很少,很开心有机会和这么多小朋友面对面交流滇式风筝,感觉看到传承的希望。虽然今天我没办法送你们每人一个风筝,但我可以教会你们自己做风筝。”在福泽雅苑物业服务中心,滇式风筝代表性传承人朱家祥,面带慈祥笑容,热情地向家长和孩子们展示他制作的滇式风筝,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跃跃欲试想要赶快做出自己的风筝。
“滇式风筝的制作有四大核心:扎、糊、绘、放,首先是扎骨架,一定要牢固;糊的话今天用的是风筝布,比传统丝绢更耐用;绘是大家可以无限发挥想象力的部分,我通常会在风筝上会绘制云南的民族风土人情,今天你们可以自由发挥,在风筝上绘制自己想要的图案;放就是要试飞,检验风筝的性能如何……”朱家祥老师一边讲解要领,一边动手制作,孩子们也有模有样地学了起来。在老师的耐心指导下,他们用稚嫩的小手拿起画笔,蘸上颜料,充分发挥想象力,一只只五彩斑斓的风筝逐渐制作完成,孩子们脸上洋溢着欢乐的笑容,甚至现场邀约小伙伴有时间一起去放风筝。
风筝承载文化故事 非遗传承“不断线”
“我的风筝上有飞机,我的风筝上有片海,我的风筝有五星红旗……”孩子们沉浸在拥有专属风筝的喜悦中,相互分享着自己风筝上的故事。
朱老师也趁此机会,拿出了自己珍藏的各式各样的风筝,一边展示一边告诉孩子们:“其实风筝的价值不仅在于放飞,更在于它所承载的文化和情感,你们的风筝上寄托着兴趣和梦想,我的风筝上也有故事。看!这个风筝讲的是彝族风情,那个画的是神话故事,今天要着重介绍这个红色风筝,是我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特别制作的,代表着我对中国共产党的无限热爱和深情祝福。”朱老师带来的一个个精致、有文化的滇式风筝,再一次刷新了孩子和家长们对风筝的看法,纷纷感叹:“原来滇式风筝的背后竟然有这么多学问,能承载这么多文化内涵呀!”
美育行动润泽心灵 非遗文化焕发新活力
非遗文化拓展美育实施路径,美育行动则在孩子们心里埋下了传承文化遗产、守护民族精神的种子,点亮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薪火相传、生生不息的希望之光。2021年昆明市公租房社区邻里节系列活动“为民办实事”之“美育行动”,将非遗文化融入美育教育,“牵手”非遗文化传承人,将剪纸、面塑、传拓、滇式风筝等非遗技艺送到公租房住户家门口,营造了全社会共同促进美育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丰富了孩子们的暑期生活,提升了孩子们的审美素养,激发了孩子们的创造力。
为严格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本届公租房邻里节为民办实事之“美育行动”将以多场次、少人数的方式进行,每场活动人数控制在25人以内,根据报名情况相应增加活动场次,并根据疫情防控要求在进场前进行体温测量、行程码和健康码检查、佩戴口罩等,最大限度减少疫情风险。
接下来,2021年昆明市公租房社区邻里节系列活动“为民办实事”之“美育行动”还将邀请草编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走进康惠馨苑,让住户在感受传统文化的同时,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增强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