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走进腾冲北海花园社区,有一片成熟挂果的“八月扎”正值丰收。形状像瓜,瓜皮为浓郁的紫色,成熟时果皮匀称地裂开,果肉醇香清甜,引来不少果商和游客前来采摘。
和本地的野生“八月扎”不同,这可不是一般的水果,实际上他有很大的药用价值,有消炎利尿的药用。果皮、果肉晒干磨成粉,可深度加工为药物、化妆品等。果皮还可以用来泡酒、泡水喝。
这片果田,是北海当地人康洪龙于2016年栽植的。如今,走进果园,碧翠的树藤上挂满了“八月扎”。有一些果子,已经咧开了嘴,等着人们采摘。
别看现在瓜果丰收,但他曾有过很多心酸的经历。
康洪龙敢闯敢干,年轻时曾养过几十头牛,后又摸索着种植中药材茯苓,用他的话来说,赚了一些钱,但是都没有找到最适合的产业做下来。2016年,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和思考,康洪龙计划在本地种植“八月扎”。他找到村支书杜朝仁说:“我想到了一个好的生财之道。要种就种奇特水果。”同时,还把相关的材料、照片和研究结果拿出来,请杜支书帮他参谋。然而,打算种植奇特水果的想法一经说出,不仅村里的邻居觉得不可思议,妻子更是觉得他“怕是脑壳出了问题”。
倔强的康洪龙,坚定自己的想法,投资10多万元从湖南引进了“八月扎”,开始了艰辛的种植历程。2年后,这片瓜田开始挂果,但效果不是很理想。第一批“出炉”的果子口感酸涩,且个头较小,挂果量不佳。
康洪龙没有放弃,从湖南请来了专家,在花园村呆了三个月,对这片“八月扎”进行改良。这一反复折腾的过程,让康洪龙更加不好意思对亲朋说自己种植着“八月扎”的事。而此时,家里两个孩子都在上学,妻子在盈江县开着一个包子铺,保证孩子学习生活的费用。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经过改良,果实的挂果量、果子的大小、肉质的口感都发生了很多的变化,尤其是果肉更醇、更香了。
2020年,“八月扎”效益开始显现,产值突破10万元,不少果商和游客慕名而来。紧接着,他办起了洪龙农家乐,让游客在采摘之余可以解决用餐的需要。
直到这时,妻子才相信康洪龙真的可以把“八月扎”种出来并且种好。方才没有了后顾之忧,把盈江的铺子转掉,回到北海帮助康洪龙一起经营果田和农家乐。今年,在夫妻两人的共同努力下,康洪龙的“八月扎”获得了大丰收。接近100吨产量,预计可以实现40多万的产值。连苗木的出售,预计可以实现60多万的收入。
问及目标,康洪龙笑呵呵地说:“我打算当个新型农民。我和湖南的专家一直维持着联系,只要他们研发出什么品种,我也会跟进。我一直认为,科学种植是非常关键的。”
目前,“八月扎”已经成为了花园村带头致富以及带动周边群众致富的一个代表性产业。同时,猕猴桃、冬桃等种植业也陆续在这片土地上茁壮成长起来。
在这个丰收的九月,
“八月扎”吃起来又香又甜。
可以预见的是,
当地群众的日子越来越好,
笑脸也越来越甜。
(杜加从 刘正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