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持续深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东川区税务局乘税务精心筹划、破浪前行,将党史学习教育与深化税收征管体制改革紧密结合,以“便民办税春风行动暨我为纳税人缴费人办实事”为切入点,不折不扣落实“群众诉求快响应”“优惠政策直送达”“分类服务解难题”等便民利民举措,将“纳税人缴费人意见建议清单”变为“党员干部的履职清单”用满满的获得感提升东川税务落实落细学史力行的成效和质量,唱响“我为群众办实事”这支金曲。
用优化办税流程的用心 培育小微“胚芽”
一是“减证便民”再发力。一方面全面梳理工作内容,开展内设证明材料清单,对证明材料做“减法”;另一方面,全面落实6项税务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对于诸如结婚证、户口簿和家庭住房查询结果等无需提交的涉税材料,当事人承诺后真正实现“减资料、少提交”。二是服务平台再扩充。加强横纵对接沟通,打破行业、部门壁垒,主动对接市场监管部门,落实数据共享和平台共建,让小微企业通过“云南省企业开办一窗通”平台即可办理企业税务开户事项,有效提升小微企业开办效率。三是发票申领再优化。按照新办企业是否申领发票需求,推行企业涉税分类办理服务,极大简化了无申领发票需求企业的开办流程,大幅缩短等待时间,实现了“一次提交、一次办结”。
用跟进宣传培训的亲心 庇佑小微“新苗”
一是用好线下宣传。组织税收宣传服务队梳理适合小微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印制成册,通过上门走访,面对面交流、座谈会等形式开展税法宣传,把最新的优惠政策送到千企万户。二是用活线上宣传。通过短视频、微信、抖音、电子税务局、电话、短信等进行多元宣传,实时发送最新政策,用通俗直观的办税指引,让纳税人“一看就会、一听就懂”。三是继续办好“纳税人学堂”。及时优化税务注销办理流程、推行无纸化退税、“最多跑一次”项目清单等内容纳入授课范围,及时快捷地帮助纳税人掌握最新优惠政策。
用提升服务体验的真心 壮大小微“根系”
一是线上办税成常态。为纳税人提供个性化、可视化的不打烊服务,多跑“网路”少走“马路”,逐步形成了“线上办税为主、自助办税为辅、窗口办理兜底”的办税缴费模式;网上办、“码”上办、“非接触式”、“不见面”办税缴费服务初见成效;全面落实285个涉税事项线上办举措,实现发票领用线上申请全覆盖,真正实现“非接触式”办税“零次跑”,二是高效服务全铺开。大力推广“简事即办”“一厅通办”“一窗通办”“同城通办”“一次性告知”“最多跑一次”,减少纳税人到办税大厅环节30余个,压缩非即办事项办理时限70%以上;推广使用电子税务局、网上客户端、手机APP办税,实现5类143项办税事项“最多跑一次”和5类93项办税事项“全程网上办”,真正实现让纳税人缴费人足不出户即可办理多项税费业务。2021年一季度在全市税务系统营商环境考核中,东川区税务局位列第一名。三是专业服务再升级。坚持分类分级、按需施训、丰富培训形式、严明培训纪律,持续开展岗位培训和职工教育,深化练兵比武,定期开展职业竞赛、服务竞赛活动,不断提高干部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在第一税务分局、第二税务分局和铜都税务分局开展争创文明窗口、服务品牌、服务明星等活动,让干部职工在比、学、赶、超中锤炼本领,提升业务水平,用专业服务提升服务体验,提高纳税人缴费人满意足、幸福感。
用改善监管服务的温心 助力小微“生长”
一是“首违不罚”动真情。小微企业聘用人数少、经营难度大,像未及时办理纳税申报之类的情况在所难免。今年4月1日起施行的《税务行政处罚“首违不罚”事项清单》,让众多小微企业有了及时补救的机会,充分体现了税务执法的人文关怀。“首违不罚”清单的施行,有效地提升了执法效率。二是“银税合作”添活力。深化“银税互动”,加大信贷支持力度,缓解纳税人缴费人“融资难”“融资贵”等痛点问题;强化纳税信用管理,用纳税信息对接社会信用信息,形成纳税信用管理“大数据”,树立诚实守信的价值导向,推动信用税务建设,加强数据共享,推行纳税人“承诺制”容缺办理,落实新办纳税人“套餐式”服务,改进办税缴费方式。今年上半年东川区5家金融机构已为11家中小微企业发放纳税信用贷款1000余万元,有力支持了企业稳定发展。三是减税降费添动力。正确处理“减”与“收”的关系,以更加扎实的举措,加强同财政、发改、人社、医保、人行等部门的沟通协调,巩固提升减税降费合力,把各项税费优惠政策的项目算清算细,做好税费优惠政策效果的评估分析,让广大纳税人、缴费人“应减尽减”“应退尽退”,全面释放“真金白银”的减税红利。
东川区税务局将继续聚焦解决纳税人缴费人“急难愁盼”的具体问题,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体制改革、持续推进税务执法方式转变,不断优化税收营商环境,在激发和促进小微企业健康发展上担当尽责,为服务东川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更多税务力量。(供稿:东川区税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