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川区残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残疾人事业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中央、省市各级残联安排,把办实事、解难题贯穿党史学习教育全过程,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切实为残疾人发展谋帮扶、就业谋路子、康复谋服务、民生谋保障,推动东川区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兜底补短积极推进残疾人社会保障
残疾人“两补”实现跨省通办审核,今年审核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8906人次、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5406人次,确保残疾人“两补”按时足额发放。启动义务教育阶段残疾学生、高中残疾人子女和残疾学生、以及考取大中专(含本科)残疾人子女和残疾学生补助工作,减轻残疾人家庭教育负担。按照平均每户补助6000元的标准实施227户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现施工进度已达60%。为103人办理免费乘坐城市公交车“爱心卡”,投入12万元实施60户残疾人家庭产业到户扶贫项目,发放168名残疾人特殊困难临时救助金25.23万元,春节期间发放44.28万元慰问1676名困难残疾人,千方百计解决残疾人实际困难。
强化基础完善残疾人精准康复机制
结合东川实际,印发《东川区贯彻落实〈云南省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规定〉的实施意见》。出台《东川区残疾儿童康复特殊困难临时救助工作实施方案》,补助残疾儿童到主城区康复的交通费和住宿费,组织35名残疾儿童到定点机构进行康复治疗及功能训练。积极宣传动员符合条件的10562名三四残疾人参加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已配发拐杖、轮椅等辅助器具541台,新申报免费助听器89台,假肢21支,将于9月3日进行适配。补助8.45万元为250名贫困精神病患者提供免费服药,不断完善和拓展服务内容,托养智力、精神和重度肢体残疾人260人,达到“托养一个人,幸福一家人,解放一群人”的目的。
精准发力保障残疾人多形式就业
结合村级产业发展规划,组织500名残疾人参与农村实用技术和职业技能培训。在省残联、省残疾人就业服务中心的关心下,云南省残疾人电子商务运维提升培训班在东川顺利举办,培训23名残疾人。分析残疾人技能特长和企业用工需求,采取“招聘+培训+就业”的模式定向招聘,提高残疾人就业成功率。依托5家市级残疾人扶贫示范基地和1家省级残疾人就业示范基地,实现54名残疾人就业。补助4.6万元为20名残疾人培训取得机动车驾驶证;补助17.4万元帮16名残疾人实施小商店、小加工、小个体、小维修工程,引导残疾人自主创业。开发26个村农家书屋残疾人管理员岗位,让部分农村就业困难的残疾人实现就近就业。
不断丰富残疾人文化教育体育活动
引导东川区残疾人积极参与文化艺术事业,残疾人王光良“乌铜走银”作品荣获第十五届中国昆明国际石博览会第十五届昆明国际民族民间工艺美术博览会铜奖。结合党史学习教育,组织40名视力残疾人和扶残助残志愿者“看”电影—《我和我的祖国》;精心编排2个体现东川残疾人特点的文艺节目参加市级汇演,持续实施“爱心陪伴你成长·圆一个梦想”公益项目,解决100名残疾人家庭学生生活学习困难。在区精神病院和汤丹镇举办2场残疾人运动会,积极做好体育苗子选拔工作,向上推荐运动员备战残运会。
加强联动全力保障残疾人合法权益
积极做好残疾人就业年审工作,促进用人单位安排残疾人就业。落实残疾人证跨省通办要求,合理简化残疾人办证手续,率先实现第三代残疾证智能卡现场制发,为残疾人各项权益享受奠定基础。充分运用残疾人基本服务状况和需求信息专项调查成果,解决残疾人各种需求。加大残疾人典型和残疾人工作经验的宣传力度,激发残疾人内生动力,增进全社会对残疾人和残疾人事业的关心、理解和支持。恪守“人道、廉洁、服务、奉献”职业道德,做好残疾人正当权益维护工作,与残疾群众拉近距离、增进感情、解决问题,引领广大残疾人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供稿:东川区残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