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生态之美 轿子山保护区生物多样性显著(视频制作:姚仲恒)
昆明信息港讯 记者上官艳君 9月24日,COP15云南生物多样性主题采访行“滇中第一峰・走进轿子山自然保护区”主题采访团来到红土地镇大厂原始森林和岔河管护点,了解该地生物多样性保护情况。
急尖长苞冷杉。记者姚仲恒/摄
走进轿子山景区,有一种植物常常闯入人们的视野。它们比杜鹃高大,比柏树美观,“站”在悬崖边、瀑布旁,彷如一名名威武雄壮的战士。它们还有极具标志性的约4毫米的急尖头,以及吸人眼球的7-9厘米长卵状圆柱形球果。
它们是轿子山分布较广的“明星”——急尖长苞冷杉,总面积接近4万余亩,形成了一个极大的天然氧吧。
急尖长苞冷杉又名乌蒙冷杉,是松科冷杉属长苞冷杉的变种,是中国的特有植物。一至三年生枝密被褐色或锈褐色毛,叶的横切面上面至下面两侧有一层连续排列的皮下细胞。它与长苞冷杉(原变种)的主要区别在于苞鳞较短,先端圆而常微凹,中央有较短的急尖头。
红土地镇大厂原始森林植被丰富,郁郁葱葱。记者姚仲恒/摄
在轿子山深处,有一片原始森林,像一道巨大的绿色屏障,横亘在轿子山东南,莽莽苍苍,深邃悠远,这里就是红土地镇大厂原始森林。
记者实地探访看到,大厂原始森林植被丰富,郁郁葱葱,里面绿荫浮空,花影摇曳,密密的像撑天的巨伞,重重叠叠的枝丫间漏下斑斑点点的光影。这里是急尖长苞冷杉的主要生长地。其中一棵直径1米5、高达50米的急尖长苞冷杉,基本上要三个人才能围得过来。
大厂原始森林内的“树王”,直径1米5、高达50米。记者上官艳君/摄
据介绍,我国的长苞冷杉林主要分布在滇西北地区,分布海拔一般超过3300米,而轿子山保护区的急尖长苞冷杉林在海拔2700米就大面积出现,是我国长苞冷杉林中分布纬度最低、经度最东、海拔最低的,在云南的植被地理分布中也极为特殊,也更具有科考价值。
远眺大厂原始森林。记者姚仲恒/摄
“这棵冷杉大约有300多年的树龄,它是分布在海拔最低,经度最东的地方,可以说是全国面积最大的一片。这900公顷的植被,主要分布有急苞冷杉、西康玉兰、大王杜鹃等。”云南轿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科普宣教处副处长付坤介绍,保护区内杜鹃植物资源丰富,已记录到乳黄杜鹃、红棕杜鹃、马缨杜鹃等40个品种,其中,毛脉杜鹃、优美杜鹃、乌蒙宽叶杜鹃为本地特有种。这里物种非常丰富,是个巨大的生物多样性宝库。
红土地镇大厂原始森林美景。记者上官艳君/摄
据了解,急尖长苞冷杉仅仅是轿子山保护区众多特殊成员中的一份子。保护区自然地理条件独具一格,垂直高差较大,生态环境类型复杂多样,加之普渡河和轿子山两个片区分别自1984年和1994年就建立了省级自然保护区加以管护,使这里成为众多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的“庇护所”,生物多样性较为显著。
大厂原始森林物种非常丰富,是个巨大的生物多样性宝库。记者上官艳君/摄
保护区内有干热河谷硬叶常绿栎林、半湿润常绿阔叶林、山顶苔藓矮林、寒温灌丛等7个植被型、11个植被亚型、17个群系组和28个群系,分布着我国面积最大的高山柏林、海拔最低的高山松林,是滇中山地植被生态系统自然性最完整的地区。目前,保护区共记载有野生维管植物154科507属1611种,有国家I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2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金铁锁、西康玉兰等7种。其中,乌蒙绿绒蒿等16种植物为轿子山特有种。
大厂原始森林苔藓类群丰富。记者上官艳君/摄
记者还看到,大厂原始森林苔藓类群也极其丰富,在微观的植物世界中独具一格。大厂原始森林地形地貌、土壤种类以及独特的立体气候条件,孕育了丰富的野生菌资源,从海拔2000-4000米的区域内,都可以发现它们的身影。
红土地镇岔河管护点。记者姚仲恒/摄
轿子山自然保护区是云南生物多样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长江中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养地和昆明地区的生态屏障,也是国家生态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键区域,有极高的保护和科学研究价值。保护区内有大量的动物、植物共生存,其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与结构极为复杂、类型多样,物种丰富度高,珍稀濒危和特有物种所占比重大,具有很大的生态、社会、经济效益。多年来,轿子山在开展保护宣传、减少保护区内人为干扰、进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