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秋沙鸭:祝福同在一个蓝色星球的万千动植物,于美好天地之间优雅生长,共享秋水美如画。
嗨,大家好,我是一只秋沙鸭,标准名字“中华秋沙鸭”,俗称“鳞胁秋沙鸭”,被誉为“鸟中大熊猫”。去年10月,我的一只同伴在重庆江津区西湖镇綦河江畔游玩,被一名摄影师发现,很快成为市民聚焦和议论的“网红”,我们的一些日常生活习性再次进入大众视野。
既然能以“中华”冠名,那就表明是中国特有物种。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我们就已成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还在2020年被列为全球濒危动物,目前全球数量成熟个体不超过4500只。我们虽然名称上有个“鸭”字,但是和鸭科的其他种类有很大区别。比如,我们的嘴型侧扁、前端尖出,我们的嘴、腿脚都是红色,胁羽上有黑色鱼鳞状的斑纹。我们喜欢自由散漫的生活,有时躲在山林间的河流中捉迷藏,有时在湖泊的开阔水面上打水仗,有时在草甸、水塘等地晒太阳睡懒觉……由于个子一般都比较瘦小,虽然长期生活在野外,但是却喜爱安静,养成了机警的性格。
眼看天气渐渐寒冷,我们一大家子都会飞抵重庆过冬。重庆是一座长江边的山水城市,特有的城市人文气质很是让我们喜欢。从2012年冬季开始,我们家族每年都有成员到重庆过冬。重庆主城区的长江、嘉陵江,江津区的綦河等地,生态环境好、食物充足,符合越冬繁殖等方面的要求,先后都留下了我们家族成员的脚印与记忆。当地人虽以脾气火爆、性格耿直著称,但对我们却十分友好。除了出台相应保护规定,当地每年都还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对我们进行巡防保护,观鸟爱好者也会自觉使用望远镜“打望”。
COP15很快就要开幕了,我们在重庆同样十分兴奋。重庆不仅有着独特的山城城市景观,还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气候资源,是不少珍稀濒危动植物的可靠栖息地,我们真诚欢迎更多动物种类到重庆“打卡”。同时我们也知道,重庆愈发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丰硕成果的一个缩影。正是意识到生物多样性关系到人类福祉,是全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各地正在为成就一个生机勃勃、丰富多彩的自然世界而不遗余力。
“月光拨动天地琴弦,万物生长如歌行板……”COP15主题曲《和光同春》如期而至,伴随优美旋律和天籁之音,我们秋沙鸭家族迎着金黄夕照翩翩起舞,我们祝福同在一个蓝色星球的万千动植物,于美好天地之间优雅生长,共享秋水美如画。(彩云网评特约评论员 渝西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