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COP15日益临近,“人人都是东道主、人人支持COP15”氛围在昆明愈发浓厚。
“倍感自豪和骄傲,再累也不怕”
10月3日早上9点,在COP15昆明市总指挥部,一场视频会议正在举行。在“指挥中心—分指挥中心—基层团队”的指挥调度体系指导下,全市各级各部门已经迅速进入实战状态,就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解决。
此时,COP15昆明市总指挥部里会议服务保障、市容环境提升等17个工作组的工作人员,已经近半个月没有休息了。
“准备了这么久,不能在最后一刻掉链子,一定要以最好的状态展示昆明青年人的精气神,展现我们昆明志愿服务的水平。”共青团昆明市委志愿者指导中心副主任曹佳说。去年底开始,昆明启动COP15志愿者的招募工作,经过体测、外语能力测试等“过五关斩六将”,最终招募培训了3030名城市志愿者。10月1日,在COP15志愿者上岗动员仪式上,来自云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专业的大四学生李家欣表示:“成为一名COP15志愿者,内心无比高兴和自豪。动员仪式后,我们将正式上岗,我会拿出百分百的认真,服务好这次盛会。”
“从选拔到培训,这些志愿者都挺不容易的,而且很多大学生面临毕业就业等问题,但大家都克服了种种困难,作为COP15的东道主,大家都想为大会出点力。”曹佳在“十一”期间也不休息,这几天,她正忙着协调50个城市志愿者服务站点的搭建事宜。“累是肯定的,但能为COP15服务让我们倍感自豪和骄傲,再累我们都不怕。”她说。
“把昆明最美的一面展示出来”
在COP15昆明总指挥部外,还有不少人在为大会的顺利举办奉献着自己的汗水。
10月3日是五华北控生产一部大观片区主管陈学军“连轴转”的第33天。随着大会日益临近,这个已经干了20多年的“老环卫”带领着120名环卫工人,为服务好COP15做最后冲刺。“现在刚好遇到‘十一’假期,昆明又新增了很多立体花坛、绿化景观,吸引众多市民游客打卡,我们的工作量也激增,片区的日均垃圾清理量由120吨变成150吨。作为‘城市美容师’,从黄金周首日开始,我们基本都是早上5点半到达责任点位,大约夜里12点才能收工。”尽管又苦又累,但陈学军和环卫工人们却觉得自豪又骄傲:“这次大会对昆明来说意义重大,我们也想通过自己的工作,把昆明最美的一面展示出来。”
“要让整个花坛‘活’起来”
而在翠湖公园,园容科科长袁丽芸则时刻关注着公园南门名为“彩云之南”的立体花坛。“‘十一’期间游客市民众多,我们这个占地200多平方米的‘有山有水’的立体花坛吸引了不少人打卡,成为翠湖乃至昆明的一道新景观。为了保护好这个立体花坛,我们派出2名保安,从早上7点半到夜里10点进行值守,及时劝导不文明行为,同时也派专人值班,根据花坛植物的生长情况进行修剪。”袁丽芸说。
据介绍,翠湖公园里名为“彩云之南”的立体花坛,运用植物种类多达60余种。“立体花坛的设计是由我们公园的专业人才负责,有大象、绿孔雀、滇金丝猴、红嘴鸥、白鹭等动物型绿雕,在展现云南生物多样性的同时,也展现了翠湖特色。为了让整个花坛‘活’起来,我们还在树顶安装喷灌系统,打开喷灌系统就能营造出热带雨林的景观效果。此外,我们在花坛景观正中央设计了巍峨起伏、峰峦叠嶂的山体,引入翠湖池水由山顶流下,让水流在山底汇聚成池,池中养上红鱼、睡莲,让整个景观更加生动。水池中装有出水口,当水位漫过出水口时,池中的水会流向翠湖湖塘形成活水。”袁丽芸介绍。(昆明日报 记者李双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