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信息港讯(昆明日报 记者杨官荣) 夜景璀璨,美不胜收。今年国庆假期,云南民族村(以下简称“民族村”)为游客打造了一场别开生面、流光溢彩、绚丽震撼的夜景盛宴,把民族村带入一个如梦如幻的美妙境界,吸引众多市民和游客。
昨日,举世瞩目的COP15在春城昆明盛大启幕,民族村依旧盛装华彩,喜迎各方宾客。
民族村的白天,婉约柔美。民族村的夜晚,恢宏壮丽。
傍晚,太阳斜挂在西山顶上,阳光洒向民族村,此时天地之间,光芒亮丽,宛如一幅幅美丽的画卷。
10月1日起,每天晚上,在灯光的点亮下,神秘的世界逐渐拉开帷幕,在五彩斑斓的灯光下,沉睡的动物们苏醒过来,它们带领游客去发现那些被遗忘的神奇故事。
在孔雀部落的月光下与孔雀共舞,在神鱼部落的云上梯田感受千层稻浪,在牦牛部落经历奇妙的迁徙之旅,在青龙部落走入百花深处,在犀鸟部落纵歌起舞,云南的多样生物汇聚于此,在吸引眼球的同时极具互动性,沉浸式炫酷呈现民族魅力……
依山傍水,风光旖旎。同时,民族村还结合数字艺术3D Mapping等高科技手段,把云南多元的少数民族文化和生物多样性融为一体,全新打造民族文化光影主题乐园,并与周边的海埂公园和滇池大坝一起,西山、滇池、民族村山水相连,如诗如画。
数字烟火、裸眼3D大秀、万象森林、傣族(孔雀部落)、哈尼族(神鱼部落)、藏族(牦牛部落)、德昂族(青龙部落)、景颇族(犀鸟部落)、阿昌族(白象部落)、千灯之约、美食区及昆明故城,此次夜间民族村以“夜”为媒,打造出十大亮点。
温馨繁华的夜景下,赏玩之余,与朋友、家人品尝五味俱全的云南多个少数民族生态地道特色美食,如:白族炸乳扇、傣族烤五花肉、基诺族柠檬鱼、傈僳族竹筒鸡、苗族花山鸡、瑶族小卷粉、哈尼族红米粉、纳西族香烤肠、拉祜族朝天椒鸡翅和苏里玛酒,绝对是不容错过的舌尖盛宴。
民族村是集云南25个少数民族文化为一体的主题景区,在昆明旅游产业发展和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民族村自1992年2月建成开放以来,以生动鲜活的民族民间文化,展示了云南25个少数民族的建筑艺术、歌舞服饰、文化风情、宗教信仰和生活习俗。
白天读懂夜的美。在昆明市委、市政府和滇池度假区党工委、管委会的高度重视、关心下,云南民族村以“再造一个夜间民族村”的工作思路,充分利用景区夜间环境条件及多媒体科技展示方式,以“流光溢彩夜更美”夜游活动作为景区提质增效的突破口,同时迎接COP15,把云南多元民族文化和云南的多样生物进行更加精彩的讲述,让夜间的民族村更加绚丽多彩,从而实现景区在运营时间、空间维度上的突破,围绕夜景、夜娱、夜秀、夜宴、夜购、夜宿6个维度,实现景区与民族文化的完美结合,填补了民族村夜游市场的空白。
越夜越嗨!民族村夜游活动主要围绕灯光互动及多媒体建设、基础设施及景观质量提升改造方面进行。先期打造的区域约500亩,该项目涵盖三场主题演艺大秀、各民族互动体验节点、文化光影艺术节点,把创意、科技、艺术与民族文化相结合,通过光影、影像、交互、演艺、造景等,打造沉浸式环境,融合真实与虚拟、自然与数字,实现视听有冲击、身体有互动、情感有共鸣,打造难忘的数字创意民族文化体验。
华灯初上,流光溢彩的民族村,让游客得到深度体验,领略民族村的独特魅力!
身临其境,才能感受到民族村夜的梦幻之美。
“太美了!3场主题演艺大秀都非常震撼,值得一看。”从广西来昆明旅游的沈女士高兴地说。
昆明市民梁先生说:“我们是专门来民族村玩的,和白天不一样,这里晚上夜景很美,感觉特别漂亮。”
COP15如期而至,今日民族村,正以最饱满的热情,张开双臂喜迎八方游客、满怀激情再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