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下午,《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新闻中心举行以《国际青年眼中的环保与节能减排》为主题的云采访。2021年被人民网评选为“全美十大华人杰出青年”的昆明姑娘陈紫楠,作为云采访现场主导嘉宾,向全球青年推荐环保生活方式,并和多个国家青年代表共同讨论了全球绿色低碳经济背景下年轻人的职业规划。
生活方式
理性看待快时尚
陈紫楠(中国):用维修替代购买,理性看待快时尚。徐旖旎(中国):把低碳生活方式变成一种时尚。
陈紫楠现任G20青年企业家联盟中国理事会理事,金砖五国青年领袖委员会中国区顾问。她告诉记者,自己对于环保的认识来自滇金丝猴。然而,在亲眼见到了误食塑料的海龟、千年不被降解的塑料袋、被石油包裹的海鸟后,她更加强烈地意识到环境保护迫在眉睫,人人有责。于是,她在2009年发起公益组织,倡导和开展保护环境的工作。
在云采访现场,陈紫楠分享了身边的年轻朋友每次出门自带餐具的生活方式,她认为环保节约的理念已经被很多中国青年认可,并且在身体力行地实践着。她建议大家不要购买过度包装或塑料包装的产品,购物时带上可以循环利用的购物袋。用维修替代购买,理性看待快时尚。同时减少一次性酒店用品的使用,外出用餐自带餐具等,让每个人都能轻松地把环保付诸实践。
现任中创碳投绿色金融分析经理的徐旖旎认为,应该把低碳生活方式变成一种时尚,用个人行为形成一种影响力,这也会给市场一种信号,共同实现低碳生活。
职业规划
环保也有商业价值
邱天美(罗马尼亚):环保和每个领域都密不可分。奥莉(俄罗斯):环保行业可以创造很多工作岗位。
邱天美是来自罗马尼亚的一位环境心理学研究者,在所从事的项目中,她既关注物理环境,也关注社会环境。希望通过环境设计引导用户行为改变,鼓励良好习惯的养成,减少人类行为对整个环境的不良影响。在被问到“在碳中和、新能源等绿色经济的背景下,对年轻人的职业规划有什么好的建议”时,她从企业家和企业的角度,对环境保护的可持续性提出了独到的建议:“我们应该避免把公益和环保结合在一起,这会让很多人认为环保是赚不到钱的。我希望大家能够意识到,环保也有商业价值。”“我常对想去环保领域工作的人说,你先看一下目前所从事的工作,你是如何把环保的理念灌入其中的?因为环保和每个领域都密不可分。”
来自俄罗斯的奥莉现任东升国际科学园和北京大兴国际氢能示范区国际合作部经理。对于上述问题,她认为,环保行业可以创造很多工作岗位,建议年轻人多一些不同的尝试,也许现在只是一个志愿者,但之后这或许就是你的职业。一直专注可持续发展的她,目标是激励更多年轻人推进可持续发展。“我平时经常参加中国年轻人的活动,他们非常热衷于环境保护。”她建议大家可以每天设立一个“不伤害别人,不伤害地球”的目标,达到一定的积累后,便很容易实现环保生活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