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县区园区 正文
晋宁区:昆阳街道“三单制”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
昆明信息港    10-15 11:28:29

昆明信息港讯 通讯员和肖敏 今年以来,晋宁区昆阳街道深入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创新在村(社区)推行的“三单制”服务模式,实现了“小事不出村(社区),大事不出街道”的良好局面,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

微信图片_20211012141018

多样化“点单”  摸清需求服务有方向

昆阳街道于今年年初实行“微心愿”心愿墙活动。群众“点单”,将心愿上墙,由党员“认领”。

“我要一个书包”“我的老花镜用了很多年,我要一副新的老花镜”“小区老年人多,能不能召开几次防范电信诈骗的讲座”……这是昆阳街道月山社区部分群众的“需求清单”,也是心愿墙上的“心愿清单”。

除了开展微心愿活动以外,昆阳街道各村(社区)党组织借助党员联系服务群众、志愿者服务、双报到双报告等多种服务载体,通过“线上(微信群、电话征询)+线下(党员联系服务群众走访记录、群众意见建议征集簿)”相结合的方式,多渠道征集群众的需求和困难,按照“合法合规、尽力而为、量力而行、适宜实施”原则,对收集到的居民需求进行归类整理,形成了群众的“需求清单”,进一步摸清群众需求,明确服务方向。

微信图片_20211012140402

精准化“派单”  供需匹配服务更贴心

“我愿意出资为老人购买老花镜”“我是派出所的警员,我可以为老年人专题讲授防电信诈骗知识”“我们单位可以为社区老人提供健康养生讲座”……社区的工作人员记录下一个个可以提供帮助的单位、个人信息,对于那些暂时没人认领的“需求清单”内容,各村(社区)党组织又结合驻地单位职能、下沉党员干部意愿、各类服务资源等内容,与群众的“需求清单”进行一一匹配,形成“服务清单”,选定合适的党组织和有能力、有意愿的党员干部、小区物业、志愿者等群体进行“精准派单”,实现“供需匹配”,确保每一单都有人抓、有人管、有人落实。

2021年8月30日,昆阳街道月山社区在“云岭先锋”发布了100个“微心愿”,仅仅两分钟就被社区的“双报到双报告”党员认领一空。党员们在送来爱心的同时,还将祝福的话语粘贴在物品上,让“微心愿”变得更加暖心。

微信图片_20211012135845

高效化“接单”  回访点评服务更专业

在单位、个人“接单”后,昆阳街道及各村(社区)党组织会定期对订单完成程度、完成质量、群众满意度等进行回访,据实对党组织、党员干部订单完成情况进行点评,做到高效化“接单”、高质量“做单”,让群众在“服务清单”里享受到真正的获得感。截至目前,昆阳街道30个村(社区)党组织根据群众点单,累计开展了各类消防安全知识讲座、防电信诈骗知识讲座、健康知识培训会等160余场次,覆盖8600余人次,累计为320人次完成“微心愿”,开展义诊、家电维修等便民服务90余次,解决邻里纠纷、家庭矛盾40余个。

今后,昆阳街道将继续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健全用好“三单制”服务模式,绘制基层治理“同心圆”。

编辑:薛江涛    责任编辑:杨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