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信息港讯(昆明日报 记者张怡) 10月23日,天元数学国际交流平台进展汇报及发展研讨会在昆明召开。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协、中国数学会等院士专家齐聚,研讨“天元数学国际交流平台”建设工作,研究推进中存在的问题。
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协副主席、全国政协常委袁亚湘,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张亚平,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基金委数学物理科学部主任江松,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数学会理事长、民盟中央副主席田刚,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学数学科学学院院长、全国政协常委席南华,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副校长张平文等院士专家对天元数学国际交流平台建设和发展展开研讨。
张亚平表示,我国现有数学中心难以满足数学学科深入研讨研究的条件和需求,天元数学国际交流平台建设正当其时。目前,平台建设已经完成交流中心专家楼和后勤保障楼的主体结构施工,附属配套工程及装饰装修陆续开展。
席南华表示,天元数学国际交流平台是国内数学科学研究的新平台,来自世界各地的众多杰出学者访问昆明,将提高昆明在国际学术界的知名度,推动数学学科发展,培养高水平数学人才。
副市长王迅出席会议并讲话。他表示,作为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的重要支撑,建设区域性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任重道远。天元数学国际交流平台这一重大科技创新平台落地昆明,将为昆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科技内涵和创新动力。
相关
“天元数学国际交流平台”计划明年底投用
在10月23日召开的天元数学国际交流平台进展汇报及发展研讨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协副主席、全国政协常委袁亚湘介绍了天元数学国际交流平台进展情况。
袁亚湘介绍,近年来,国家及业界对数学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在数学学科发展过程中,合作交流尤其重要,国内现有中心和世界著名合作交流中心相比有较大差距,需要建设如MFO和BIRS水平的国际一流数学合作交流平台。国际一流合作交流中心具备学术氛围幽静、涵盖众多方向、聚焦重大难题等特点,对标世界著名数学交流中心,项目前期考察了湖南、海南、四川等地近200多个选点,其中在云南考察了近60个选点,2016年最终确定选址宜良县柴石滩。2017年,昆明市政府、中科院数学院、中国数学会签署共建天元数学国际交流平台合作协议,经过几年工作,批复总投资3930万元,于2021年3月开工,计划2022年3月竣工,预计2022年底投入使用。
根据定位,天元数学国际交流平台将针对数学科学前沿交叉问题,凝聚国内外顶尖研究队伍合作交流,发展成国际上数学科学领域最主要的研究交流中心之一,建成中国的MFO和BIRS。围绕数学领域的重大前沿问题,组织国内外专家在封闭环境攻关数学难题,争取取得突破。将面向“卡脖子”技术难题中的数学问题开展研究,为我国战略需求与发展做出前瞻性、基础性贡献。
天元数学国际交流平台计划每年举行45个专题学术活动,每个专题为期一周,邀请15名左右菲尔兹奖、沃尔夫奖、诺贝尔奖得主及约2000名国内外杰出数学家在平台组织合作研究与学术交流活动。(昆明日报 记者张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