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国猪肉下跌价跌至两年最低,昆明市场外三元、内三元、土杂猪等生猪价均跌破10元,同比下降70%左右。这是2019年9月以来,昆明生猪价首次跌破10元关口,重回“个位数”时代,不少市民也趁着猪肉降价灌装香肠、制作腊肉。
产能恢复,百姓乐见,但“南京一猪企收到雪花般降薪请愿书”这类生猪养殖行业陷入亏损的新闻报道也冲上了热搜,对此,相关部门需要进行密切关注,做好市场调控工作,稳住猪价,保障好民生的同时,服务好养殖户及相关企业,防止猪价因养殖户退出市场再次反弹。
加强调控,切实保障生产稳定。相关部门要及时出台相关政策,持续监测、分析、研判市场,根据变化情况,适时启动、实施调控措施,切实保障产能稳定。
提供服务,助力养殖主体应对困境。面对养殖亏损局面,相关部门应该给予养殖主体必要的生产、防疫等补助,并督促指导各地进一步落实到位,帮助渡过难关。要密切关注生产动态,科学研判生产形势,及时发布行情信息,引导养殖场主体理性判断形势、合理安排生产,稳定基础产能。要积极协调广大养殖主体采取措施,为其开源节流出谋划策,助力其应对行业低谷。
未雨绸缪,多措并举护航行业发展。相关部门还应采取措施,防止困境再现、避免雪上加霜。要加强监督监管,督促各级各地将相关补助落实到位;加大排查、打击违规行为,防止居心叵测人士扰乱市场。要加强非洲猪瘟等动物疫情防控,严格落实有效的综合防控措施,确保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情可控。可以考虑联合保险公司推出“专门险种”,给生猪生产上保险,有效降低再遇困境时养殖主体的损失。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根据《中共昆明市委 昆明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施意见》,昆明将加快推进养殖业规模化发展,落实生猪生产扶持政策,提高动物疫病防控能力,保障生猪生产全面恢复。期待“二师兄”价格相对稳定合理。(昆明信息港评论员 周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