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云南城市网盟联播 正文
克打:要让子孙后代有干净水喝
西双版纳新闻网    11-01 15:02:40

154502792_650x2500

克打,46岁,初中文化,是勐海县西定乡暖和村大山深处的一名哈尼族护林员。自幼在山野林间嬉戏玩耍的他,如今亲自管护这片陪伴自己长大的森林,他用20年的坚守将内心的一片深情倾注其中。

虽然文化水平不高、讲不出大道理,但克打懂得一个道理:如果野生动物少了,森林生态就会被破坏。平常除了认真履行巡护山林职责外,克打还多次协助执法部门开展环境保护、野生动物放生工作。

“你根本不懂,把鸟放了反而会害了它们……”劝说放生鸟类的克打经常会遇到不配合的村民,遭受很多责备和质疑。

“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大家都不缺肉吃,但一些村民还是喜欢把野生鸟类捉回来关在笼子里。”克打说,鸟被关在笼子里久了,野外生存能力可能会下降。但是如果因此不坚持劝说村民把鸟放了,时间一长,他们就会以为没人管,以后越来越多的人就会打鸟、捕鸟。

克打每个月都要和其他护林员一起至少巡山20天,每次在山中步行10余公里。这些年,他们用脚步无数次丈量暖和村大山各个角落。

“其实野生动物也是有灵性的,人不去伤害它们,它们也不会主动来伤人。巡山时经常看见它们,说明森林健康。”据克打回忆,2001年,他刚加入护林员队伍,在一次巡护时曾遇到黑熊。“当时我以为回不去了,但是它没有伤害我。”克打说。

“手残疾还爱管事,你以为你是多大的官!”“一个月也没多少钱,何必得罪其他人?”“你干脆买根绳子来,我死给你看!”……

由于暖和村的少数民族世代生活在大山深处,文化水平普遍不高,一段时期里,“靠山吃山”的观念胜过了“保护环境”的概念,这让护林员的工作变得更加困难。

“虽然我身有残疾,但是我身体好、力气大,不管谁乱砍树或者打鸟我都要管。我还参加过3次云南省举办的残运会铅球项目,拿了两个奖牌。”克打说,护林员是个得罪人的工作,尤其在处罚毁坏森林的人时,会遭受辱骂,甚至是威胁,但森林状况好了,大家才会有干净水喝,自己不怕得罪人。

2018年2月,一名村民点火烧自家的甘蔗地时,不慎引燃周边的茶树和沙松林。发现情况后,克打组织村内护林员,发动周边各村民小组青壮年男子参与灭火,及时在树林前清理出隔离带,避免了火势蔓延上山。火被扑灭后,在教育处罚该涉事村民时,该村民反复对克打表示感谢。

克打说:“以前大家为了让土地增肥,习惯烧甘蔗地和玉米地,火灾隐患很大。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大部分人已不再烧秸秆,近3年都没有再发生火情。”

通过克打和其他护林员的努力付出,越来越多的村民从险情排除和环境保护等具体事例中认可了护林员。克打也从“爱管事的人”逐渐成为村民心中“能管事的人”。

由于在工作中敢管敢为,克打在西定乡对护林员的考评排名中持续靠前,还被评为县级2020年度优秀护林员。在村里,克打的事迹也影响着暖和村的村民。26岁的哈尼族青年爬大于2018年加入了护林员队伍。他说他从小就看着克打为村里做实事,觉得很有意义,就申请加入了,工作虽然辛苦,但很有趣,还能锻炼身体。

出于对丈夫的关心和对邻里关系的顾忌,克打的妻子曾经劝说他工作不要太较真,家里有田地,还开着小卖部,有房有车,不要为了每月800元的护林收入去得罪人。但在克打心里,当护林员并不是为了那份收入。他说:“我不只是在工作,更是在保护祖祖辈辈生活的家园。只要我还有力气,就要让子孙后代都有干净的水喝,让家园永远保持绿色!”(段健)

编辑:王奕然(实习)    责任编辑:曹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