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昆明 正文
“海归回家”主题系列活动在昆启动
云南网    11-01 22:24:20

启动仪式 供图

10月31日,名为“无愧时代 强国有我”的“海归回家”主题系列活动启动仪式暨第一期海归故事汇在昆明举行。活动旨在通过多元渠道,吸引和团结我省归国留学人才,发挥人才的聚合与辐射效应,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注入新活力。

该系列活动由云南省政协港澳台侨和外事委员会、云南省归国华侨联合会、云南省留学人员联谊会、昆明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办,昆明市委统战部、昆明市归国华侨联合会协办,云南省政协侨联界别委员工作室、昆明留学人员联谊会承办。

当天,3位分别来自科研机构、企业与高校的归国留学代表,分享了他们从云南到海外、再回到云南的心路历程,流露出对于家乡的一片深情,引起现场共鸣。

据悉,作为“海归回家”主题系列活动之一,故事汇将定期邀请主讲嘉宾,以线下演讲的方式向大众介绍他们留学及创业的故事。此外,海归沙龙、优秀海归评选等活动也会陆续登台,在讲好留学故事、展示昆明海归风采的同时,为归国留学人才搭建相互交流的新平台。

会后,嘉宾还参观了云南贝泰妮生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云南省政协文史馆。

【故事】

昆明理工大学校长、博士生导师王华:

如今,我国是金属生产大国,钢铁和有色金属产能多年来都保持世界第一。不过,回想20多年前,中国的许多高端金属材料都依赖进口,国际金属市场则长期被西方国家垄断。

1998年,我有幸到日本京都大学能源科学院学习。当时立志,学成后一定要回国,将先进、绿色的冶金技术带回来。之后,我们的冶金节能减排团队成功研发出了高端金属材料精准均匀加热系列技术,并先后建成了冶金节能减排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和有色金属资源清洁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不少专业人才。

现在,我们研发的产品不仅在国内得到广泛使用,还受到了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青睐。我们打破了发达国家在高端金属材料研发领域的技术垄断,也推动了我国在这方面的科技进步。

云南贝泰妮生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郭振宇:

我30岁获博士学位,38岁成为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终身教授。2002年我决定辞职回到云南,就是看到了云南省在生物资源领域的巨大潜力。

云南是生物多样性资源大省,但长期以来,我们的资源优势并没有转换成经济优势。如何利用科研手段发挥云南的生物资源优势、打造云南的国货品牌,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目前,贝泰妮专注于从丰富多样的云南植物中提取有效成分,研发自然、健康的护肤品。近年来,我们的162位科研人员已开始对云南6700多种药用植物的有效成分进行实验,并发表了120余篇基础研究和临床学术论文。

将来,我们还打算将云南的高原植物和医疗、大健康产业结合起来,用做科研的标准做化妆品。

云南民族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副教授康泳:
2017年,我以公派教师的身份前往缅甸仰光外国语大学任教。初到缅甸,40摄氏度左右的高温让在春城昆明长大的我很不适应。作为当时学校里唯一的中文外教,我既教本科,也教硕士和成人班,最多的时候一天上过8节课,课程内容从阅读到写作,再到演讲和中国历史……虽然辛苦,但能在异国他乡传播中国语言文化,让我非常开心。

在缅甸,我发现学生们的中文教材很老旧,里面许多对中国的介绍、描述已与实际情况脱节。所以,我与中文系的其他老师一起,多次向缅甸相关部门建议更改教材,以展示当下中国的真实面貌。此外,我常常向学生们播放中国电影、纪录片,教他们唱中国歌,跳中国舞……

只有互相了解、互相信任,我们的“胞波”情谊才能源远流长。(云南网 记者王靖中 莫颖艺

编辑:姚仲恒(实习)    责任编辑:刘雄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