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信息港讯 湿地是“城市之肺”,能为生活在钢筋水泥中的都市人提供高质量的基础生态空间。
生活在春城的昆明人,自然不会错过欣赏大自然、享受大自然的机会。他们经常把自己置身于蓝天白云下,不时走进青山绿水画卷般的湿地公园中,坐在清新碧绿的草坪上,听着徐徐风声,伴着细语和嬉笑声,抬头看向不远处飞过的白鹭,低头赏着万亩花田,闭眼闻着舒心的花香……心怀一份无需隐藏的自然情怀,既尊重自然,也爱护自然。
在昆明滇池湖滨生态带中,生态多样化的湿地公园是昆明人一定要“打卡”的地方。围绕着“五百里滇池”,有水粉画卷般透着大家之气的五甲塘湿地公园、有田园画卷般清新自然的西华湿地公园、有水墨画般清透蜿蜒的东大河湿地公园,还有环境清幽、植被丰厚的捞渔河湿地公园,更有“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宝丰湿地公园……清代诗人孙髯翁所作《大观楼长联》中“四围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的美丽景致不断重现在市民眼中。
眼前,正是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室外展览展示地之一宝丰湿地公园向公众免费开放的时间。园内水清岸绿,湿地植物群落生机盎然,沉水廊道的透明玻璃幕墙由滇池土著鱼种和海菜花等水生植物构建了移步易景的景致……云南本土的原生板栗、滇青冈、云南含笑、大果枣、冬樱花等端坐在12个植物群落中,举手投足之间尽显湿地主人风范。
宝丰湿地坐落于昆明滇池东岸,公园内的鸟类观察活动区、生态水稻展示区和滇池珍稀鱼类展示区吸引了不少慕名而来的阿姨,她们用优雅的自然气质,写意着别样的“青春年华”。“我们老年人就是爱拍照,哪有好风景,哪就有我们的身影。这就是我们生活在昆明的福利,秋冬了也能拍出春天的感觉。”她们边说边发自内心地笑着。
对于摄影爱好者范先生来说,宝丰湿地公园的观鸟廊有着莫大的吸引力。“公园的观鸟廊周边设置成了鸟类喜欢的生活环境,特别是在生境岛上,吸引了很多鸟类。我很幸运拍到了黑鸢、红隼、白腹鹞和黑翅鸢的照片,都是值得珍藏的。”说完,范先生也满意地笑了起来。
从宝丰湿地公园移步到相连的海东湿地公园,就像开启了一场“穿越之旅”。作为环滇池生态公园之一,也是交通比较方便的湿地公园之一,海东湿地公园内用不同种类的植物营造出了不同的景观。它们有很多好听的名字:水影虹桥、风起芦湾、幽林春晓、密林观鸟、芦花枫泾、柳荫曲路……躺在草地上晒晒太阳,看微风吹过大片的薰衣草田,独特的花香同样令人舒服又惬意。园中有一处开满了“红千层”的地方极为吸引人,昆明人称它为“瓶刷子花”。“因为这种花的形状很像我们刷奶瓶的刷子。”市民李女士说,现在的孩子对生物多样性的探索和探知欲很强烈,湿地公园就是最好的生物老师,“之前在树上看到过这种奇特的花,这次带孩子来寻它,就像在解锁通关一样。”
相比海东湿地公园,王官湿地公园则显得小巧玲珑。鲁先生是一名骑行爱好者,每次环滇都会经过王官湿地公园。骑行当中,湿地公园总能给他一些不同的惊喜,水边、草地上,成片的鼠尾草、石竹和月见草都有令人惊艳的花海美景。不难想象,景美、人少的王官湿地公园巧妙运用植物搭配营造出生物多样性的景观,呈现给市民的是四季无时不飞花的景致。
说到斗南,人们总是会把它和鲜花联系在一起。在斗南湿地公园,除了花海,最令人激动的则是大片的彩色稻田,沉甸甸的稻穗承载着绿、金、粉、紫、玄色的稻谷,重现斗南昔日繁衍生息、盛产稻谷的历史画卷。不得不说,这样集湿地、花海、荷塘、彩色稻田、沙滩、滇池水景、大草坪、水杉林等为一体的斗南湿地公园,既展现了大自然的神奇,也代表了斗南人民奋进的美丽姿态。
由此可见,如今湿地公园作为昆明滇池湖滨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对昆明的城市发展与生态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更是市民共享的绿意空间。
接受大自然的邀请,亲身体验名副其实的“人在画中游”,说昆明人生活在一座生态宜居之城,实不为过。
当湖滨生态带湿地在四季如春的昆明加速壮大,昆明生态文明的美好蓝图也正在变为现实。(昆明日报 记者甄燕)
海洪湿地公园 滇池东岸的独好风景
住在昆明的人现在有个习惯,几乎每逢周末或者节假日,都喜欢去滇池沿岸的各个湿地公园走走逛逛。比如大家耳熟能详的捞渔河湿地公园、斗南湿地公园、海东湿地公园、宝丰湿地公园等都是众多玩友观光悠闲的备选之地。说到海洪湿地公园,那必然是湿地公园中最火的“网红”。
走进海洪湿地公园,植被茂密,景色宜人,秋日暖阳照耀下,光影在水杉林间穿梭。从航拍的视角来看,成片的水杉倒影在海洪湿地公园完美呈现,滇池湖水拍岸,湿地树影婆娑,空气清新自然,如诗如画,令人陶醉。
这里是摄影师李超最爱的取景地,不管是航拍还是一叶小舟泛于水杉间,都格外出片。“从航拍来看,海洪湿地公园特别壮观。从去年走红以后每个月都会有客户下订单在这里拍摄,很多年轻女子来打卡、拍照,还有好多是从省外赶过来的。”
小兰就是从长沙赶来打卡的外省游客。11月1日,刚下飞机不到2小时的她和好友把在昆明旅游的第一站放在了海洪湿地公园。“我们坐在透明船里,穿梭在杉林里的时候,感觉真的就像置身油画一样,再加上一点落日余晖,太好看了!” 小兰拿出在杉林间泛舟的照片翻找,感慨,“这里的每棵树都是不一样的秋色,虽然杉树没有完全变红,但也别有一番韵味。”
海洪湿地公园总占地面积383亩,于去年1月正式免费对公众开放,园内风景优美,设施齐全,观赏植被、森林小桥、木质步道、观景平台、停车场应有尽有。经过一年多的运营,这里充分发挥湿地生态系统的水质净化功能,提升了海洪湿地公园的生态景观,也成了昆明市民休闲散步、省内外游客旅游观赏的好地方。(昆明日报 记者何文静)
捞渔河湿地公园 拥抱自然生趣
坐落于滇池东岸的捞渔河湿地公园,由入滇池河流捞鱼河、滇池湖滨生态林带、湖滨带沼泽以及部分滇池水体组成,因此这里有着河流、滩涂、灌木、林地,成为人们感知自然趣意的场所。
在捞渔河湿地公园的入口处便可见到成排的植物界“活化石”——水杉。挺拔的水杉呈几何线条排布矩阵,光纤穿梭其中呈现动态的优雅和神秘,水杉几乎有20米高,映衬在水面上,形成了“水上森林”的奇观。
除了成片长在水中的杉树木之外,捞渔河湿地公园最出名的当数应季而生的花海景致。春天郁金香盛开时,各色花型竞相绽放、美轮美奂,一场视觉盛宴开启“荷兰的芬芳之旅”;夏日里,数万株大丽花香气飘逸,游客徜徉花海中流连忘返;金秋时节,惹人注目的百日菊、唐菖蒲和萱草,构成了移步易景的景致;冬季里,倒伏的芦苇顶着蓬蓬绒绒的芦花,仙气十足。
值得一提的是,捞渔河湿地公园内规划有步行系统,由湖滨步道、自行车道、林间栈道、观景长廊等组成,游客可以沿着这个步行系统观赏到公园优美的生态环境和别致的四季景观。与此同时,捞渔河湿地公园直接与滇池相连,在这可近闻滇池涛声、近观滇池湖景,无疑是人们亲近滇池最好的地点。(昆明日报 记者刘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