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上半年,在官渡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官渡区财政局聚力推进财政改革与发展,全区财政平稳运行,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财力支撑。
增强财政统筹能力,多渠道筹措资金
一是针对财政收支矛盾突出的问题,开展财政存量资金盘活工作。将盘活工作长期化、制度化,并做好资金的统筹使用,确保存量资金用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亟需领域;二是根据财政职能,做好统筹管理。加大对区级一般公共预算资金、基金预算资金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资金及预算单位自有资金的统筹整合力度,合理安排各类资金的使用范围,发挥各类资金的使用效益;三是配合项目主管部门,做好政府专项债券申报工作。对符合申报条件的项目,积极包装申报,对上级批准同意的项目,及时下达债券资金,并纳入预算管理。在规范政府融资的同时,为我区重点项目建设拓宽融资渠道,推动全区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稳步深化财政改革,提高财政管理水平
一是深入推进预算管理改革。全面推进全口径政府预算体系建设,依托新预算编审系统,建设并不断完善全区预算项目库,改进预算支出定额标准体系,推动预算编制的科学化和精细化。加大一般公共预算与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统筹力度,加快推进统一预算分配权。硬化预算约束,坚持先有预算后有支出,严控预算调整和调剂事项,强化预算单位的主体责任;二是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推进绩效管理覆盖所有财政资金,着力构建“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加快推进预算和绩效管理一体化,促进绩效评价结果与预算安排和政策调整挂钩,不断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益,逐步扭转部门预算固化,改变部门重投入轻管理等方面问题;三是全面实行国库集中支付改革。2021年将67家学校纳入国库集中支付范围,至此我区所有预算单位都纳入国库集中支付管理,全面完成了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对提高财政资金的效率,避免再出现新的财政沉淀资金奠定了基础。
规范部门预算管理,提升依法理财水平
一是加强对全区财务人员和分管领导的理论和业务培训。在全区开展预算法实施条例培训,强化预算单位的主体责任,提升预算单位政府会计管理水平;二是发挥财政监督职能。不断调整完善财政内部监督检查工作机制。紧紧围绕财政中心工作切实做好重大资金政策的监督检查,扎实开展财政业务风险防范和单位会计监督检查,持续开展预决算公开监督,抓好各类检查发现问题督促整改,推进财政工作提质增效,以财政监督成果助推财政管理逐步完善;三是完善政府采购管理,规范政府购买服务;四是提高财政评审效率,加强预算执行动态监控。做好预算单位财政财务管理服务,严肃财经纪律,推动财政资金规范高效使用;五是优化国有资本布局结构,提升国有资本运营效率,健全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和收益分享制度,不断提高国有资本收益率。
强化统筹协调,紧抓财政收支
一是发挥区综合治税领导小组的统筹协调作用,提前谋划,密切联系、统一部署,确保年度财政收入圆满完成;二是按月开展财政预算收支执行分析,为财政运行把脉助力。发现问题及时督促各征收机关及财政部门抓紧协调解决,进一步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切实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精打细算,集中财力保“三保”支出
一是始终把“三保”保障放在首位。坚持底线思维,增强风险意识,积极主动作为,坚持“三保”支出在财政支出中的优先顺序,压减“三公”经费和一般公用经费等非刚性支出,集中有限财力优先保障“三保支出”,切实履行财政兜牢民生底线,助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二是按月开展“三保”运行情况分析,联动各职能部门确保基本民生资金及时落实到位。
加强防范,化解政府债务风险
为切实防范化解政府债务风险,预算科严格按照上级政策文件,采取“走明路、化存量”的方式,一方面通过正规渠道申请能及时形成实物工作量,收支平衡的项目申报专债。2021年官渡区专项债券申报成功28亿元,项目集中在棚户区改造,极大缓解了政府基础设施建设和棚户区改造的资金压力;另一方面,官渡区财政局根据官渡区债务实际情况明确化债责任和措施,认真落实化债工作,梳理全区化债清单,将债务细化到具体项目和债务单位,更好落实债务偿还计划。2021年,官渡区偿还专项债券利息11,132.8万元,偿还一般债务10,903.6万元,在债务风险等级可控的情况下,积极化解存量债务。
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切实保护生态环境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有关生态文明思想和对滇池保护治理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区委、区政府的统一部署安排下,官渡区财政局2021年度安排滇池保护治理相关经费4亿元,主要用于福保半岛湿地建设、湿地建设中山杉移栽、五甲塘西侧防洪沟综合整治工程、城市管网及污水治理、水利基础设施工程建设、昆明艺术职业学院异地搬迁安置官渡区东干渠现状污水收集、环湖东岸干渠(广谱大沟)应急转输等项目,有力促进了生态环境保护和各项基础设施建设。(供稿:官渡区财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