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昆明 正文
昆明“数据谷”实力有多强?
昆明信息港    11-19 08:10:01

年轻,不一定是弱小的代表,也可能是新锐,甚至是头部。

长城紫晶,一个刚成立不久的公司却放言:把昆明打造成西南最大规模“数据谷”。这是噱头还是有“硬实力”?

“自主可控、技术领先、安全稳定、绿色节能,是长城紫晶技术和产品的特点。”长城紫晶总裁魏强坦言,长城紫晶是一家高科技国产化企业。其目标是:致力于把长城数据打造成技术领先、安全稳定、绿色发展、永久存储的世界级冷数据存储中心,面向世界提供数据存储的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实现“存储世界、备份文明”的发展愿景。此次在石林投运的长城数据项目,是长城紫晶的“代表作”。

数据保存可达50—100年

众所周知,人为故障、突发事件、蓄意破坏等,对数据安全带来了严峻挑战,即便没有外部影响,传统储存介质由于采用磁存储、电储存的原理,因此数据无法做到长期保存、完全稳定,每5年左右就需要更换储存介质,不仅增加了硬件投入成本,还会带来巨大的运营维护成本。

长城紫晶提供的资料显示,长城数据采用国产化自主知识产权的长城服务器(飞腾芯片)、麒麟操作系统、紫晶蓝光介质、紫晶AMESP管理系统等软硬件来构建核心底座。核心设备来自国家队的信创生态核心企业,核心产品均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达到国际领先技术水平。

另一方面,长城数据项目采用蓝光存储技术,确保数据长期保存(50—100年)、不丢失、不损坏、不被篡改(WORM特性)、安全性高(抗病毒、抗磁电)、兼容性强、基本不受环境影响,存取过程有数据加密,通过软件可进行数据完整性、一致性验证,并采用数据RCC/ECC纠错、RAID、定期巡检等方式,提高数据存储的安全性。

节能降耗是永续发展的“维生素”

统计显示,2020年,中国数据中心累计耗电量为2962亿千瓦时,到2025年预计达到3842.2亿千瓦时。而数据中心节能,需要从两个层面抓起:首先,在满足用户存储需求的情况下尽量降低IT负载消耗的能源;其次,降低配套非IT负载能源的消耗。

那打造成西南最大规模“数据谷”年需要消耗多少电量?

紫晶存储高级副总裁田军答道:一期项目年能耗不高于100万度电能。若采用传统的技术构建数据存储中心,至少要消耗 600万度电能。为什么长城数据存储项目会如此低能耗?

长城紫晶从两个方面进行了解答,长城紫晶采用磁光电融合存储技术,构建数据存储中心,一是数据存储与访问遵循“2·8定律”,即约20%经常被访问的数据称为热数据,大约80%很少被访问的数据称为冷数据。二是长城数据据此定律,采用智能数据分层算法,以光、磁、电混合存储系统作为数据存储的载体,进而实现热、温、冷数据在电、磁、光不同介质上的合理分布,由此实现数据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同时,其还将冷数据迁移至光存储介质,释放在线电、磁存储的空间,降低数据存储的总体成本。而蓝光存储至少50年不用迁移,这就避免了数据频繁迁移,带来的成本增加。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是,长城数据项目不消耗水资源、不产生电子垃圾。据中国工业和信息化科技成果转化联盟统计,传统磁电介质存储系统,1EB容量的存储,每天消耗循环水约8000吨,电子垃圾1000万块(磁盘或固态盘寿命一般为5年,此为20年产生量);同等条件下,长城数据项目采用的光磁电融合存储系统,不需要水冷,废弃光盘100%回收循环利用。

“同等存储容量的碳排放量,仅为传统数据中心的六分之一。”田军补充说,在“碳中和”“能耗双控”背景下,节能降耗是数据中心永续发展的重要“维生素”。

编辑:曾子芮    责任编辑:孙红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