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信息港讯 记者戴云 为进一步加大我省“数字乡村”试点力度,推进快递下乡进村工程与乡村振兴有机结合,近年来,红河州开远市积极探索尝试“邮快合作、邮政主导、政府支持、快递付费、村站服务、群众受益”的模式,通过政府补助和邮政企业自筹的方式,打通快递进村“最后一公里”。
发展农村物流不仅关系到农业的生产资料供给、农民日常的日用工业品需求,更关系到农产品的对外流通和农民的收入增长,对于推动数字乡村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由政府补助416万元提供村邮站建设、设备采购、日常运行费用补助;由邮政企业自筹200余万元负责场地建设、车辆配置、整合快递企业及配送网络等资源力量。
开远市邮政公司分公司总经理朱兴兵介绍,“快递进村”分拣中心是“快递进村”项目的重要分拣平台。分拣中心占地面积近5000平方米,按照标准化县级邮件处理场地进行升级改造,做到功能分区、定置定位、统一作业组织,规范操作流程。自动化邮件分拣设备,设立86个分拣格口,邮件分拣正确识别率达98%。根据进口邮件情况实时调节分拣运行速度,平均每小时可分拣8000件邮件以上,最高每小时可分拣12000件邮件以上。
“以前一辆邮车,3个工作人员卸车需1个小时左右,现在用分拣设备,30分钟左右就能完成分拣,效率大大提高。”朱兴兵说。
开远市“快递进村”设置6条邮件运输线路,覆盖全市7个乡镇;46个村邮站站点依托开远市现有的村委会办公地点建设,由政府对每个村邮站投资1万元,由邮政企业负责组织实施,建成统一门头标识、包裹架、揽收打印机、电子秤等设备的村级物流网点。6条线路,6辆邮政运输车辆在开远城区与村委会之间进行双向运输,每天上、下行各一个频次,每周五天。全面打通了“快递进村到家,农产品出村进城”的双向流通渠道,确保开远进村邮件48小时内及时到村,进城农产品于24小时内分拣发运。
“现在孩子还小,经常需要用到尿布、奶粉等,网上买了几天就能送来,凭取件码‘家门口’就可以拿到,真是方便。”家住开远市羊街乡卧龙谷村村民施美娇拿着刚从村邮站取回的快递包裹,高兴地说到。以前卧龙谷村大部分村民还都只能逢赶集日下山到乡上购物消费,快递只能送到乡上,不仅来回车费高,乡上的快递点分散,一些对快递品牌不熟悉的人,还时常找错网点。而村里代收点虽替村民把包裹从乡镇取回来,但需要村民支付一定费用。自从今年5月村里建设起村邮站之后,困扰村民们多时的难题迎刃而解。从线上购买的物件已逐渐从米面粮油、日用小商品扩展为彩电、冰箱等大家电,村民们切身感受到了生活的新变化。
目前,开远市“快递进村”已经合作中国邮政、中通快速、极兔快递等企业。截至2021年10月底,全市农村进口邮件达27万件,出口邮件7600余件,其中快递进村邮件18万件,占比68%,涵盖鲜花、水果、优质稻米、蔬菜、豆腐皮等农特产品。每天的邮件量中,中通日均分拣进口件1.2万件左右;邮政分拣进口件在4000件左右;极兔分拣口件在4000件左右,3家快递公司进口邮件总量,已占开远当日进口邮件总量的55%左右。
下一步,开远市将与圆通、百世、韵达快递等企业协商合作,拓宽销售渠道,加大惠民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