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云南 正文
“冒充班主任”诈骗又来了!昭通26名家长中招
开屏新闻    12-10 22:19:48

12月8日,昭通市威信县公安局通过其官微 @威信警方,对辖区内日前发生的一起电信诈骗案例进行了公开通报和紧急预警,提醒所有家长们提高警惕,注意防范。

通报称:

威信县麟凤镇某学校某班学生小杨用手机刷短视频时,刷到一个“加入QQ群,就能领王者荣耀皮肤”的视频,随后进入该QQ群后。该QQ群的群主引诱小杨说:“要什么皮肤,(都能)免费送你,但是你要把班级微信群里的入群二维码发给我,我给老师推荐学习资料,把老师的名字截图发给我。”

12月7日13时,骗子通过扫描小杨提供的班级群二维码进入该班家长群。8日13时13分,骗子盗用该班的班主任头像和名字,冒充该班的班主任,在群内发布收取资料费的通知。

诈骗

该收费通知发出后,一些疏于防范的家长陆续扫描骗子发来的二维码进行转账,直到真的班主任发现骗子行径并进行提醒和制止后才停止扫码转账。

诈骗

诈骗

经统计,有26位家长上当转账,合计被骗金额13458.5元。

诈骗

如何防范这类电信诈骗呢?威信警方结合该案,对广大市民进行了如下支招:

要擦亮眼睛:对家长群中新加入的成员,群管理员应该及时甄别身份,对身份存疑的尽快踢出群。家长或学生在不能核实要求进群人员真实身份的情况下,不要随意拉人进群。

要暂不付款:正常情况下,老师不可能在微信群里收取相关费用。万一遇到这种情况,学生和家长可以先等一等,当面询问或致电老师,核实清楚情况后再支付费用。

要及时清理:威信县各学校应及时清理现有家长群里面的不符合条件人员,群主开启群聊邀请确认,不让陌生人尤其是可疑人员随意进入微信群。

要加强技防:及时下载和安装具有线索举报、报案助手、诈骗预警提示、防范宣传等多重功能的“国家反诈中心APP”,增强个人防诈、反诈的能力。

要及时报警:如果遇上疑似诈骗行为特别是诈骗受损案件,及时报警,配合办案,全力止损、挽损。



编辑:张水燕    责任编辑:刘雄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