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昆明 正文
提升反诈意识 守好自己的“钱袋子”
昆明信息港    12-16 08:34:52

近日,昆明市反电诈中心通报了4起电信网络诈骗典型案例。反诈民警提示,一定要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并注册“金钟罩”,接到96110打来的劝阻电话要及时接听,守护好自己的“钱袋子”。

赔偿没拿到 差点赔本

11月14日,洪女士接到一个自称“淘宝客服”的电话,对方称“因近期快递量激增,不小心将其快递丢失”,根据规定需赔付洪女士100元。在“客服”的引导下,洪女士下载了“开会宝云会议”App并添加了“客服”微信。

对方称“领取赔偿款需先验证资质”,要求洪女士打开会议软件的“共享屏幕”功能,再到微信的“微粒贷”内办理贷款,以验明她具有赔付领取资质。

洪女士并未意识到,其在办理贷款过程中输入的身份证、支付宝、微信和2张银行卡的账号密码、验证码等个人信息,因为一直开着屏幕共享,对方都能看见,个人信息已全部泄露。

幸亏派出所接到紧急预警消息,第一时间电话联系洪女士,并就近调动民警上门劝阻,最终找到洪女士成功止损,保住了洪女士账户内的54万余元。

嫌疑人团伙“自投罗网”

12月2日16时,杨某到市公安局呈贡分局反诈中心反映,其银行卡被冻结不能正常使用。

经反诈中心民警查询,杨某名下多张银行卡因涉嫌电信网络诈骗被公安机关司法冻结,且杨某没有工作,无法说明银行卡内资金来源。发现异常情况后,民警立即将杨某传讯到办案区做进一步调查。

12月3日凌晨1时,王某及3名同案嫌疑人到反诈中心询问杨某的情况,被民警一并抓获。

经调查,王某为嫌疑人的朋友,不涉及犯罪。

杨某和3名同案嫌疑人因涉嫌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已被公安机关采取刑事拘留强制措施,案件正在进一步办理中。

“刷单”“中奖”都是套路

今年年初,昆明长水机场员工小余在网上加了一个微信,在对方的引导下开始兼职刷单。

之后,对方称小余中奖了,金额是18504.31元,想要拿到这笔钱,就必须给他打相同的钱。小余信以为真,可转账后,对方却把他拉黑。

小余这才反应过来自己被骗,赶紧打电话报警。

民警迅速展开侦查,近日将18504.31元全额追回,并返还给小余。

“百万退休金求爱”骗局

8月15日,何女士在“全民K歌”App上认识一名网友,两人都爱唱歌,志趣相投。

两人成为微信好友后,对方称自己在阿富汗当兵。对方高大帅气,还善解人意、常嘘寒问暖,何女士逐渐沦陷在对方的甜言蜜语中。

两人在微信上确立恋爱关系后,对方告诉何女士他快退休了,有百万元退休金,想来昆明和何女士一起生活,需要何女士代付“军事快递”的运输费用及回国机票费用。

何女士在对方的指导下添加“快递公司”和“军用飞机服务人员”微信,两个月内共转账1次、汇款12次,共计损失405000元。(昆明日报 记者唐丽

编辑:姚仲恒    责任编辑:孙红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