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6日,据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官网消息,版纳植物园科研人员在越南北部发现世界首个油麻藤豆荚化石,表明华南植物区系与越南北部植物区系在地质历史上的密切关系。
发现于越南安沛盆地中新统地层中的白花油麻藤的相似种荚果化石
油麻藤属是豆科菜豆族刺桐亚族的攀缘木质大藤本,该属植物现在广泛地分布于世界泛热带地区,在热带亚洲尤其常见,是热带雨林和热带山地雨林中层间藤本中最为优势的类群之一。然而,如此常见的植物类群却鲜有化石报道,这主要是因为热带地区新生代古植物研究的不充分造成的。化石记录的缺乏,对解释这一类群的生物地理学造成了很大的困扰。
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藤本园栽培的大果油麻藤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自2016年开始,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古生态组与越南国家自然博物馆便合作开展越南新生代古植物学的研究。古生态组越南籍博士研究生阮伯雄在结束了国科大的集中授课之后,受疫情影响,一直无法来到版纳植物园开展博士期间的研究工作。针对疫情的情况,其导师苏涛制订了周密的研究计划,阮伯雄按照计划前往越北安沛省安沛市开展野外工作,在中新统地层中采集了大量保存精美的植物化石,其中就有油麻藤属大型豆荚化石。在黄健助理研究员和苏涛研究员的远程指导下,他对这批化石材料开展了深入细致地研究。基于形态分类比较,将其定为现生白花油麻藤的相似种。
现生白花油麻藤的花序与荚果
白花油麻藤属于油麻藤属大果亚属,现今广泛地分布于华南地区。越南北部发现的该化石不仅是此属世界首个确定的记录,也表明了华南植物区系与越南北部植物区系在地质历史上的密切关系,为东亚植物区系的热带亚洲起源学说提供了古植物学的证据。
近日,该项研究成果在国际古植物学专业期刊上发表。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基础研究计划等基金的联合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