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信息港讯 1月10日上午,嵩明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嵩明会堂开幕。会议总结2021年工作,部署新一年工作任务。会议明确,2022年嵩明县GDP预期增长目标为8%,持续推进由“县”向“城”转型发展,推动昆明东部宜居宜业新城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嵩明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开幕
会议指出,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一年来,嵩明县促进产业优化升级,保持经济稳定增长,驱动发展活力释放,推动城乡协调发展,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擦亮全面小康成色,强化政府自身建设,全县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
会议明确,2022年是新一届政府任期的第一年,按照县委十三届三次全会的部署要求,全县将持续深化改革创新,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持续推进由“县”向“城”转型发展,推动昆明东部宜居宜业新城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建议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
实现上述目标,嵩明县将坚持集群式发展,持续抓好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高端数控机床等主导产业,坚持链条式发展,深入实施“建链、补链、强链”行动,坚持集约式发展,推动杨林经开区、杨林南片区、小街片区工业产业实行“亩均论英雄”发展模式;完成国有企业改革任务,稳步推进市场化转型,提高国有资本运行效率,建立“园区吹哨、部门报到”机制,服务职能向园区倾斜,审批事项向园区进驻,着力提升园区能级,全速推进县区融合发展;进一步优化城镇开发边界,巩固“美丽县城”创建成果,统筹推进“城市大脑”“街镇中脑”“社区小脑”“小区微脑”建设;突出成效衔接,推进乡村振兴。建立稳定利益联结机制、股份合作机制,采取“龙头企业+党总支+合作社+农户”等模式,持续壮大村集体经济,带动涉农产业高效发展;围绕碳达峰、碳中和战略部署,强化能耗“双控”,实现万元GDP能耗下降3.8%;大力推动教育优质发展,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突出责任担当,强化自身建设。加快建设一个更有温度、更有色彩、更有文化、更有品质、更有活力的新嵩明。
嵩明县2022年10件惠民实事
1.不断改善学校办学条件,启动职教新城中学建设、培智学校扩建,新建幼儿园5所,完成杨桥小学迁建,确保黄龙山小学顺利招生。
2.完成县医院、县中医医院群众就医挂号、缴费平台和电子健康码服务平台建设,有效提高群众就医便利化水平。
3.促进城乡就业,提供有效就业岗位2000个,新增城镇就业1800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0000人。
4.新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3个,新增老年幸福食堂2个,建设失能老年人家庭养老床位60张。
5.实施农村供水保障专项行动,建设农村饮水抗旱应急工程5项,提高6600余户28000余人供水保障能力。
6.实施标准化农贸市场建设,完成小街农贸市场、隆源美食城改造提升,新建杨桥社区大新仓农贸市场,加快推进玉带路农贸市场建设。
7.加快智慧城市建设,规范县城区停车泊位管理,完成智慧停车建设,新增停车泊位300个以上,全面整治机非混行现象。
8.实施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改造栏江新村、老建筑公司、五机关、老计生局、老县医院5个小区。
9.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完成农村公路硬化20公里,新建改造公厕14座、无害化卫生户厕638座,年内投用农村生活污水原位处理设施8座,新建农村污水管网50公里。
10.实施村庄绿化美化工程,打造农村休闲广场10个以上、公园绿地10个以上、景观小品50个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