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0日上午,省人大代表、昆明市中华小学副校长田伦涛向记者展示了她的笔记本。笔记本上密密麻麻地记录了她聆听政府工作报告的所思所想,虽然字数很多,但层次分明、条理清晰,这是田伦涛从事教育工作近30年养成的习惯。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需求。全面落实教育投入“两个只增不减”。实施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项目,深入推进“双减”“双升”工作,全面规范“公参民”学校,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田伦涛代表几乎可以一字不落地复述这部分内容。这也正是她在代表履职与本职工作中思考最多的方面。今年两会,田伦涛将为“一堂好课”代言,她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找到了方向,脑海里的那堂“好课”更加清晰了。
“一堂好课”究竟是什么?田伦涛认为,如果能激发孩子们的主动性,让他们自觉从浩瀚的知识海洋里获得智慧而非被动接受,那就是“一堂好课”。而“双减”政策将有力促成“一堂好课”的形成,课堂上,老师会更精准地设置课程,提升教学质量和课后服务,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2022年云南要深入推进“双减”工作,田伦涛代表感到十分振奋。与此同时,她看到仍有很多家长处于教育焦虑状态。为此,她建议全省各级各部门联动起来,特别是要在宣传阐释上再下功夫,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凝聚合力,全社会共同参与,真正让“双减”深入人心,推动这项工作走深、走实。
省政协委员、云南晟成扶贫助老基金会理事长戴信鑫今年两会要为“共享单车”代言。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广泛开展绿色生活创建行动,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这和戴信鑫带来的提案《关于加强电动共享单车管理和服务的建议》紧密相关。
戴信鑫委员表示,云南在倡导绿色低碳出行方面的工作超前,城市共享单车行业也发展得很好,“这为城市广泛开展绿色生活创建行动提供了良好的交通出行条件。”戴信鑫几乎每天都会选择骑共享电单车到地铁站,再换乘地铁上下班,在使用过程中,他注意到不少共享电单车存在的问题。
“有的共享电单车电池不是很耐用,有的部分损坏却没有及时修理,我认为共享单车在售后服务方面还存在可以提升的空间。”戴信鑫委员提到,共享单车还存在乱停乱放导致停车难等问题,为此,他建议从政府、企业、用户3个层面,从加强监管、科技赋能、改变习惯等角度来破解难题,同时以此为契机,提升我省在交通和城市治理领域的现代化治理能力。
戴信鑫委员认为,我们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要落到实处就必须抓住细节,只有这样才能让美好的愿景变为真切的现实。绿色出行如此,其他涉及民生方面的事也是如此。他说,民生无小事,但有细节,作为一名政协委员将继续关注身边的事,积极建言献策。(云南日报 记者龙彦 贺凯 李星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