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内 正文
2021广州慈善十件大事揭晓!
大洋网    01-28 10:21:04

过去一年,“第三次分配”“共同富裕”等话题成为国内社会热题,公益慈善事业正焕发新活力。而在广州,2021年的一系列慈善大事也不知不觉推动着“慈善之城”的建设,将这片土地的慈善氛围推向更高潮。

日前,在广州市慈善服务中心指导下,由广州市慈善会联合广州市公益慈善联合会开展2021年度“广州慈善十件大事”评选活动评选结果正式揭晓。“创新探索‘党建+慈善’模式”“《广州市慈善促进条例》实施”“全力以赴防控疫情,慈善社工志愿者齐行动”“印发行动方案全面推动社区慈善发展”等十件大事入选。

回顾广州2021年年度慈善大事,可以发现广州公益慈善事业在发展过程中始终坚持党建引领,聚焦疫情防控、乡村振兴等社会重点领域并发挥作用,在“人人慈善为人人”的浓厚氛围中彰显慈善活力,社区慈善品牌日渐凸显。与此同时,广州也率先通过立法形式为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法治保障。广州市慈善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五年,广州在深化慈善事业、社会工作、志愿服务融合,增强慈善惠民实效等方面值得更多期待。

行动

“党建+慈善”,公益(慈善)组织为民办实事

过去一年,广州公益慈善组织正展现出巨大的能量。记者从2021年度“广州慈善十件大事”了解到,2021年,广州慈善组织党建工作实现“全覆盖”,打造了一批慈善组织党组织示范点、党员先锋示范岗,创新探索“党建+慈善”模式,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和“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打造“红心向党、善心为民”慈善惠民服务项目,全市慈善组织累计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约7200场次,服务群众超190万人次。一位慈善组织从业者表示,在公益慈善领域,处处都是为民办实事的阵地,处处都是党员履职尽责的舞台。

值得关注的是,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之年。结合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和“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2021年3月,广州市民政局指导广州市社会工作行业党委、广州市社会工作协会先后发布《广州社工助力乡村振兴服务倡议书》《广州社工助力乡村振兴服务实施方案》,依托社工服务机构和全市203个社工服务站,组织实施广州社工助力乡村振兴服务7项行动,包括30多个社工服务项目。在2021年中华慈善日暨羊城慈善月活动启动仪式上,广州设立助力乡村振兴慈善基金。“社工+慈善+志愿服务”的融合发展机制,正带动更多社会力量关注乡村、支持乡村发展。

2021年5月下旬,广州市出现新冠肺炎疫情。广州市慈善会率先发起“善暖社区抗疫关爱行动”,其他各类公益慈善组织亦迅速行动起来,其中,广州市慈善会累计接收社会捐赠超3751万元。全市4000余名社工积极为困难群众提供送医就医、买菜送药、情绪支持等紧急援助服务7万余人次,服务居民累计380万余人次。广州公益“时间银行”累计发布逾500场志愿服务活动,组织1万余人次社区志愿者参与疫苗接种与宣传、社区防疫宣传倡导、疫情防控值守、核酸筛查、困难群体关爱等志愿服务。回顾起过去一年经历的点点滴滴,有慈善组织从业者总结道,慈善、社工、志愿者的身影,给社区以力量,也给城市以温暖。

氛围

人人慈善为人人,慈善飞入寻常百姓家

公益慈善的力量来自社会各界。在广州,慈善正逐渐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2021年以来,广州慈善获得多个全国性荣誉表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中,广州共有4名个人和6个集体获得表彰;在2020年度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表彰中,广州5人获全国“最美志愿者”荣誉,3个项目获全国“最佳志愿服务项目”荣誉;在第十一届“中华慈善奖”颁奖典礼中,广州市慈善医疗救助项目(广州市慈善会)、星河湾集团有限公司和广州立白企业集团有限公司分别获第十一届“中华慈善奖”。

荣誉是广州慈善事业发展的缩影和见证。2021年12月底,2021年度广州慈善榜发布公示名单,收录的536个慈善单位,6791位慈善达人,约18.23亿元捐赠总金额则展现出这座城市的捐赠活力。记者了解到,本届慈善榜收录机构捐赠总额为13.98亿元,个人捐赠总额为4.25亿元,捐赠总额同比增长23%,创历年新高。“广州社会组织捐赠收入榜”收录65个广州社会组织(接收捐赠10万元以上),接收捐赠总金额12.15亿元。数据显示,“教育”“乡村振兴”是广州慈善资金三大主要流动方向,占比达到65%,而个人捐赠偏爱教育领域,机构捐赠偏重乡村振兴。

除了相对大额的捐赠,广州也提倡力所能及地行善,每个人都可以贡献一分力量。2021年9月1日,广州举办2021年第六个“中华慈善日”活动暨首个“羊城慈善月”活动仪式,活动现场启动“红心向党 善心为民”行动,并公布十二项羊城慈善月重点活动,涵盖公益慈善方方面面。首个“羊城慈善月”期间,广州在全市范围内开展30余项重点慈善活动,涵盖慈善募捐、慈善文化、慈善监督等各个领域,市区积极联动,人人可参与,处处都能看见慈善的元素。有慈善组织从业人员表示,正是人人慈善为人人的广州氛围,进一步发挥了慈善事业第三次分配的积极作用,推动新时代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

机制

打造慈善品牌,共建美好家园

公益慈善事业的发展不仅讲究爱心氛围,也需要机制保障。2021年9月1日,《广州市慈善促进条例》正式实施成为多方聚焦的慈善大事。《广州市慈善促进条例》将多项广州在慈善领域中的探索成果以立法形式予以确立,首次将“创建慈善之城”以立法形式予以确立。《条例》实施后,广州召开慈善工作联席会议第一次会议,创建慈善工作联动机制,提出广州要协同打造引领性的城市慈善发展样本。《广州市民政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则提出,推进创建“慈善之城”提升计划,深化慈善事业、社会工作、志愿服务融合,推动慈善项目聚焦乡村振兴、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特殊群体民生保障、社会治理、社会服务等重点领域,增强慈善惠民实效。

多项政策的出台,推动广州“慈善之城”迈向新高度。但慈善事业也需要落地,将善意和温暖传递到千家万户。在这一方面,广州市番禺区率先启动“慈善之区”创建,而广州市民政局也印发了进一步加强区慈善会建设的通知,要求各区级慈善会多项并举、创新发展,推动区域慈善新发展。此外,广州首创研发实施首个区域慈善指数体系并每年发布区域慈善指数报告,系统评价全市各区域的慈善事业发展情况,以评促建推动全市慈善工作均衡发展,如今各区慈善事业发展各具特色。与此同时,“社区慈善”深度契合广州守望相助,重视街坊邻里人情味的城市特征,正成为城市慈善的品牌。2021年2月9日,广州市首部社区志愿服务发展行业性报告——《广州市社区志愿服务发展报告(2020)》指出:截至2020年12月,广州全市实名注册志愿者人数达426.17万人,居全省第一,服务市民群众约2066.99万人次,全市社区志愿服务的社会化、专业化、信息化和法治化水平进一步提升。

为进一步撬动社区慈善活力,2021年以来,广州更是先后印发相关政策文件,规范社区社会组织管理。在推动社区社会组织发挥作用方面,广州通过第八届广州市社会组织公益创投活动对有助于培育发展社区社会组织等公益项目予以300万元资助,第二届“创善·微创投”广州市社区公益微创投活动则资助70个公益项目解决社区问题、促进社区可持续发展。在社区资源链接方面,截至2021年12月,全市设立社区慈善基金431个,筹集资金超3000万元;设立慈善捐赠站点、慈善标志等慈善空间超800个,服务群众逾8000人次,社区志愿服务则日趋成为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重要形式和路径。

2021年度广州慈善十件大事

1.始终坚持党建引领,创新探索“党建+慈善”模式

2.《广州市慈善促进条例》实施,为广州“十四五”慈善规划开篇布局

3.全力以赴防控疫情,慈善社工志愿者齐行动

4.全市首个“慈善之区”启动创建,助推区域慈善事业发展

5.培育社区慈善力量,印发行动方案全面推动社区慈善发展

6.首部社区志愿服务发展报告发布,志愿者人数居全省第一

7.2021广州慈善捐赠榜再创新高,释放第三次分配潜力助力共同富裕

8.广州社工凝聚慈善力量,助力乡村振兴

9.首个“羊城慈善月”举行,让慈善“飞入寻常百姓家”

10.获得多个全国性荣誉,广州慈善再获佳绩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杨欣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莫伟浓 通讯员廖培金

编辑:马弘杨(实习)    责任编辑:孙红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