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栗坡 边境线上家国情
这个春节,让吴康聪最挂念的,是家里行动不便的老母亲;让他自豪的,是儿子作为一名人民警察在毗邻州(市)值班守边。吴康聪是麻栗坡县天保镇苏麻湾联防所守边员,从2020年初至今一直坚守在边境疫情防控卡点。
一荤两素一汤,吴康聪为联防所及周边卡点的“新同事”麻利地张罗着晚餐。摘菜、洗菜、切菜、炒菜,他一气呵成。
老吴口中的“新同事”,来自新增派的边境立体化防控力量。春节前夕,麻栗坡县强边固防指挥部发出号令,全县各边境疫情防控挂包单位动员起来,派出不少于单位现有工作人员50%的力量,下沉到边境一线卡点开展轮值工作。
来自县委办的“90后”钱倩正是其中一员。天黑前,记者与钱倩驱车赶回她的抵边“岗位”——紧贴边境线的疫情防控前置哨点,为同事们送去饭菜。记者在哨点看到,蓝色帐篷里,两张钢丝床是唯一的“大件”。“每个哨点之间,确保3分钟处突响应。”值守人员苏黎黎扒拉着有些发凉的晚饭,向记者介绍。
入夜,记者沿边境线行进,一次次与守边人相遇。晃动前进的巡逻灯光连点成线,点亮了边境线。这些坚守在边境线上最可爱的人,舍小家顾大家,守护了更多人的团圆和美好。(云南网 记者张文峰 李丽)
片马 踏雪冒雨守边关
2月2日清晨,祖国西南边关片马口岸漫天飞雪,风雨交加。中缅边境线泸水市片马镇古浪村一侧,一队由州市疫情联防联控队员、镇村干部、党员、民兵组成的巡逻巡查队,沿着边境线,踏着冰雪、冒着风雨,勘察界桩,巡查通道、便道,用脚步丈量边境线每一寸土地。
“我们每天都以定点守卡和机动巡逻巡查的方式,对每个通道、便道进行24小时管控。”古浪村党支部书记、护卫队队长赵学兰说,村里分段分片管理边境线,实行十户联防、网格化管理,村组干部、党员都有自己的管户段和片区,实现管控无盲区。
大年初一,在片马镇片四河村自把锅丫口执勤点,片四河村“95后”武装干事胡香华吃完年夜饭,便组织执勤人员爬雪山、进密林,到情况复杂的中缅N11-N12段边境线上徒步巡逻,一直到深夜。“越到节日越不能放松。我们年轻,多走几步路,多看看,乡亲们就多一分安全。”胡香华说。
春节期间,片马镇党政领导带头,组织州、市春节联防联控队员与镇里的边境派出所民警、干部群众共800余人的疫情防控队伍,全域实行提级管控,在23个边境防控卡点上24小时轮流值守。17名州、市、镇村段长带领300户农户在片马境内17个边境段位上开展全天候巡逻排查,筑牢边境疫情防控网。(云南网 记者李寿华)
昆明边检 “国门温度”暖人心
“祝您和家人春节快乐,虎年大吉!”刚下飞机,昆明边检站民警送上的热情祝福,让机组成员小李的眼眶湿润了:“因为工作原因,不能陪在家人身边过节,但边检民警的问候让我感到很暖心。”
受国际疫情形势影响,中国公民节日出境需求大大降低,但货运航班屡创新高。昆明边检站民警昼夜坚守在口岸一线,全力确保口岸安全稳定。
“货机机组将于30分钟后到达执勤现场,请做好上勤准备。”对讲机里执勤五队副队长江庆金正在进行勤务安排。20分钟后,身着全套防护装备的执勤民警开始了机组验放,有序投入工作。
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昆明边检民警始终奋战在抗疫第一线,每天督促旅客戴好口罩,做好防护措施,并通过LED显示屏、发放防疫知识手册等方式,温馨提醒旅客做好安全防护。针对当前境外疫情蔓延,昆明边检积极与海关、驻地防疫部门沟通协调,适时发布国际防疫政策,实行分类转运、信息共享,并全力做好对非必要出境活动的劝阻工作,用人文关怀让广大旅客感受“国门温度”。(云南网 记者陈晓波 通讯员陈金剑 毕琦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