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原创 正文
云南轿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多次拍摄到白腹锦鸡活动影像
昆明信息港    02-11 16:27:34

昆明信息港讯 记者姚仲恒 2月11日,记者从云南轿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了解到,近期保护区多次通过红外相机拍摄到中国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白腹锦鸡影像资料,展现了近年来保护区的保护成效,充分说明保护区在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微信图片_20220211162335

在去年布设的红外相机中,4号样线茅坝子片区、5号样线燕子洞片区、6号样线中槽子片区、7号样线独槽子片区、8号和9号样线四方井片区、11号样线舒姑槽子片区,均有影像记录。白腹锦鸡是典型的昼行性鸟类,并且其活动频率存在双头现象,11点到12点和17点到18点的活动频率最高,可能和其饮食规律有关。

微信图片_20220211162331

白腹锦鸡(Chrysolophus amherstiae),是雉科锦鸡属的一种鸟类,主要栖息于海拔2000-4000米的山地,活动于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针叶林及落叶林中,偶尔可见在荒山稀树灌丛、草地及农耕地上觅食,为典型的林栖雉类,常群居。

白腹锦鸡夜间栖息于树冠隐蔽处,通常天亮后即下树在林中游荡觅食和活动。除繁殖季节多见单只、成对或一雄数雌在一起活动外,其他时候多集成4—10余只的群体活动,特别是秋冬季节,常集成20—30只的大群。善奔走,在林中行走极快。飞行能力差,一般很少飞翔,遇危险时多通过疾速奔跑和藏匿避敌,仅在危急时才起飞上树,或沿山坡向下滑翔。

微信图片_20220211162325

白腹锦鸡是杂食性动物,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常以植物茎、叶、花、果实、种子和农作物为食,也吃部分昆虫等动物性食物,主要在地上觅食,有时亦飞到树上啄食及到林缘灌丛草坡和农田地觅食。觅食活动多在上午和下午,尤以早晨和临近傍晚较频繁,中午多休息。


编辑:黄彩英    责任编辑:徐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