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昆明 正文
昆明:打造城市IP 引爆网络年味
网信云南    02-18 19:14:45

为进一步丰富市民的网上节日生活,营造浓厚的节日氛围,昆明市委网信办围绕“网络中国节·春节”、“网络中国节·元宵”,聚焦本地年俗年味,打造城市IP,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沉浸感强的主题宣传和互动服务。

融媒体产品“百花齐放” 让春城年味全网刷屏

聚焦本地年俗年味,结合新时代中国节特征和符号,聚焦“滇味”传统文化,打造了“有点虎”、“盘龙méng虎”、嵩明“兰茂与小明”等一批春节网络文化IP产品,邀请大家“云”享美味、猜灯谜。

1

嵩明“兰茂与小明”

推出《年的声音》贺岁宣传片,《烟火气迎新春 昆明大街小巷年味浓》、《“艺”起迎新春》等系列短视频,《横过来看|红红火火!昆明年味正浓》、《花漾昆明开虎年》 《一树茶花 半城昆明》系列H5长图,《这组昆明年画,有点“虎”》手绘海报,《我家昆明年味浓》、《汉服满园闹元宵,来沉浸式体验元宵节的热闹》直播报道,以及猜灯谜SVG动画等多样化融媒体产品,开展线上集中展示写“福”字,邀请网友共“晒”贴春联、剪窗花、捏面塑、编手绳、画福娃等本地传统特色年俗,突出非遗传统文化技艺特点,传播欢乐祥和的网络节日氛围。

2

同时,通过发布《健康过大年》系列短视频、疫情防控年画和反诈宣传海报等,为百姓欢度春节做好服务性宣传,更让春城年味刷屏全网。

话题互动“精彩纷呈” 全平台讲好中国节“昆明故事”

整合抖音、新浪、腾讯微视平台资源,发动昆明发布政务新媒体矩阵、市属网媒、县级融媒体中心、社会自媒体等网络传播矩阵,开设#2022我的春城年#抖音话题、#我在昆明过大年#、#虎年新春看昆明#、#我的滇味春节、#虎头虎脑话新春#等十余个微博互动话题,共参与传播网络中国节昆明落地活动。各平台互动话题阅读量突破3500万+。

多语种报道“圈粉”海外 全球展示中国节丰富文化内涵

充分发挥属地网媒多语种平台优势,围绕“网络中国节·春节/元宵”主题策划推出中、英、缅三语网络外宣专题,集纳视频、图文报道、H5等新媒体产品,通过外文网站、海外社交账号、视频号和抖音号传播,聚合网络外宣,不断“圈粉”海外。

3

联合周边国家在昆领事馆,推出《【网络中国节·春节】马来西亚驻昆明总领事法依萨给云南人民拜年》;联动多位在昆外国人出镜,讲述他们心中的中国传统节庆意义,充分展示文化认同,推出《在滇外国人眼中,年味儿是什么?》、《外国人在云南过中国年》《“老肖”在昆明》、《外国小哥体验昆明夜生活》系列主题宣传;同时邀请不同国家的外籍人士,聚焦买年货、贴春联、写福字、糖画等新春习俗制作推出11期视频、刊发《【网络中国节·春节】春节老昆明习俗》《春节临近消费市场年味浓 年货街、年夜饭市场火热》等4篇英文稿和《昆明:春节近 鲜花俏》《云南保山:新年鸟儿“闹”枝头》等4篇缅文稿。

多元主体联动宣传 正能量传递“中国年”暖心温度

制作网络名人线上拜年专题H5,联合昆明18家县融推出《昆明拜年 不亦乐“虎”》拜年H5,参与话题互动,传递城市暖心力量。开展#寻找家乡红运#主题线上征集活动,在网上不断传递浓厚的新春家国情怀。

4

联动央级媒体,中央广电总台云南总站开展昆明新春年货宣传,央视CCTV2、CCTV13、CCTV17等频道聚焦篆新农贸市场“烟火气”。央视频客户端以“漫步”话题,直播报道南强街、翠湖浓厚新春氛围,并在2月14日、15日连续两晚对昆明老街、南强街元宵活动进行直播。

聚焦 “就地过年”倡导“线上团圆” 丰富群众网上精神文化活动

紧密结合国家“就地过年”的号召倡导“线上团圆”,组织市属网媒针对留昆过年的群体,策划推出《就地过年也热闹》过年游玩线路VLOG、《闹元宵 猜灯谜 冰墩墩等你赢回家》等线上互动活动;《这组昆明年画,有点“虎”》《此处心安是吾乡》《我在昆明年味浓》等多组专题报道;邀请滇味名厨在线教授老昆明传统年菜的制作方法,向网友互动征集“拿手菜”;开展《2022“虎虎添翼”小掌元宵嘉年华来了》《“元宵节•雅生活”茶花香里的中国范儿》等多场直播活动;推出《回家过年》《你好!虎年》《春城我在岗》等春城暖新闻视频,展现昆明人的拼搏、努力、收获,分享留昆就地过年群体和坚守岗位的温暖故事;推出互动慢直播《过年有礼 昆明过年别样暖》,对公园、市场等点位,带市民沉浸式感受过节氛围;《心安之处是吾乡》关注昆明过年外乡人,营造春城家乡氛围,实现原地过年的舆论引导,传递网络正能量。

编辑:合宇聪    责任编辑:徐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