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云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印发《云南省乡村宜居农房风貌引导图集(乡村振兴版)》(以下简称《图集》),要求各地及时开展推广使用,对建筑层数、建筑材料等进行引导,严禁村庄大规模出现“欧陆风”“大、洋、怪”等与民居风貌不协调的元素。
云南地理位置特殊、地形地貌复杂、气候和环境多样、多民族文化交织交融,赋予了乡土建筑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和浓郁多姿的民族风情,成为云南农村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但随着农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建设行为明显增多,一些千篇一律的现代化建筑开始蚕食传统的建筑风貌和建筑文化氛围。
《图集》采取建筑形式与代表地区相结合的编排模式,提取18种民居类型:“一颗印”紧凑生长合院式、会泽地区紧凑生长合院式、坊坊相接(核心区)合院式、滇中及滇南平顶土掌房、建水及周边地区紧凑生长合院式、混合干栏式、“蘑菇房”、滇东北三川半穿斗合院式、滇西低足干栏式、滇南高敞干栏式、滇西高敞干栏式、滇西南低足干栏式、丽江及周边地区坊坊相接合院式、腾冲及周边地区紧凑生长合院式、滇西北土库房及碉房、滇西北井干夯土墙混合式、滇西北井干式、滇西北低足干栏式。在实际使用中,根据建房及风貌提升需求,结合所处区域环境和各地周边风貌选择对应的类型。
《图集》按照地域分类共分为滇中分册、滇东南分册、滇西南分册、滇西北分册、滇东北分册五册。每种民居类型包括民居形象图解篇、修缮加固篇、风貌引导篇。其中,民居形象图解篇包括建筑形象、建筑地域民族、风貌元素;修缮加固篇含加固措施建议;风貌引导篇包括建筑风貌元素实施细节、民居风貌分型引导,并按体现民居风貌元素的丰富程度把民居分为普及型、提升型和精品型三种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