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原创 正文
【奋进新征程 e评新昆明】昆明试行“信用就医” 既暖心又便民
昆明信息港    03-01 18:04:50

扁平风政务宣传公众号封面首图__2022-08-18+17_50_28

相信大部分患者都有这样的感触:医院就诊流程、收费报销常让人眼花缭乱,特别是在各科室及窗口间往返排队缴费,不仅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且让人身心俱疲。今年3月末,昆明将开展“信用就医”试点工作,探索“先看病后付费”的便民服务模式,改变就医流程复杂现状,进一步优化医疗费用结算方式,有效提升医疗服务满意度。

据报道,实现“信用就医”后,患者可凭个人征信纪录,在医保局或医院的微信平台上签约,就能获得一定的就医额度,等挂号、检查、治疗、购药等看病过程全部结束后,在医保报销的基础上,剩余部分由金融机构垫付费用,在规定时间内如期把钱还给金额机构就可以了。“信用就医”核定额度1000-8000元,免息期56天,惠及18岁到60岁的医保参保人,超出这一年龄段的市民可通过亲情付功能与参保亲属共享“信用就医”额度。

今后,患者在诊疗过程中无需额外进行任何付费动作,将真正实现无感支付,这种“引发极度舒适”的体验,既暖心又便民。数据显示,推行“信用就医”的国内其他城市,约95%患者都能通过医疗领域信用评估,保证了项目的普惠性。而且,看病的过程结束后,系统将自动生成费用清单,患者可清晰了解费用中的各项明细,知晓哪类钱通过什么渠道报销。

目前,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第二人民医院、延安医院、儿童医院和昆明同仁医院成为首批“信用就医”试点医院,相关的数据共享、端口对接等工作正抓紧进行,预计3月末可试行。年内,昆明市20家定点医院门诊将陆续实现“先看病后付费”,为10万名医保参保人提供“信用就医”服务。

据悉,推行“信用就医”,这也是昆明市2022年确定的“10件惠民实事”之一,这充分体现了政府为民办实事的精神。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试行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各种困难,比如“信用就医”额度能否满足无力支付医疗费用的困难群体,假如患上了重病,即使有金融机构做担保,恐怕也无力支付,需警惕这一政策红利变为“有钱的不需要,没钱的还不了”。再者,相关部门如何依法惩处那些“信用就医”患者故意不支付医疗费的行为,建议纳入诚信档案,让其贷款、就医、出行都受到限制,保障制度顺利施行。(昆明信息港评论员 苟廷廷)

编辑:俞逍    责任编辑:袁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