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原创 正文
【奋进新征程 e评新昆明】做“双碳”时代的弄潮儿 为国家“碳中和”目标贡献个人力量
昆明信息港    03-03 15:42:04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社会构成重大威胁,越来越多的国家将“碳中和”上升为国家战略 ,提出了无碳未来的愿景。2020年,中国基于推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担当,宣布了碳达峰和碳中和的目标愿景,即:力争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国家“双碳”目标吹响了推动全面绿色转型发展的冲锋号,一个新的时代正向我们招手。2021年10月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指出,加快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其中提到,扩大绿色低碳产品供给和消费,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把绿色低碳发展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开展绿色低碳社会行动示范创建;凝聚全社会共识,加快形成全民参与的良好格局。

也就是说,宏大的“双碳”目标,不只是和产业、企业相关,而是必将渗透到我们个体生活的方方面面,甚至改变今天的生产、生活方式。目标已定,政策已出,但想要形成全社会低碳发展的共识,提高个人减碳的积极性,仍然是一个复杂、持久的社会难题。

政企联手 积极探索碳普惠体系是关键

2021年8月,浙江衢江农商银行办理首笔“个人碳账户”绿色贷款30万元,这是全国首个基于银行个人碳账户、面向个人发放的绿色信贷产品。银行根据个人碳账户积分,在授信额度、贷款利率、办理流程等方面提供差异化的优惠政策。2021年12月,深圳市生态环境局指导企业打造的碳普惠互动平台“低碳星球”小程序上线,市民可通过小程序记录绿色出行生活,科学核算个人乘坐公交地铁的减排量,累计碳积分,积分可进行礼品兑换。今年2月,由昆明市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等单位开发设计的“昆明低碳积分”小程序上线,市民可通过小程序参与低碳生活积分并兑换奖品。

可以看出,近年来,很多地方政府、企业、金融机构已在率先探索碳普惠体系建设,希望通过正向激励机制增强个人减碳的主动性。这个过程中,政府积极作为、企业主动担当、公众自觉参与,哪一环都不能少。

共识达成 从小教育是当务之急

碳中和是一个长期工程,距离2060年跑到终点,我们有近40年,相当于一代人成长的时间,把绿色低碳发展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此刻开始,为时不晚。我们的长辈出生生长在物质匮乏的年代,所以他们普遍养成了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品质。如果从小将低碳积分、低碳普惠等生活方式融入到课本、课堂中,将有助于我们的后辈养成低碳生活习惯,真正拥抱时代,融入时代。

示范创建 在全社会营造减碳新风尚

要想实现“碳中和”,减碳、低碳不能只是口号。要像创建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校园、文明单位一样开展绿色低碳示范创建工作,表彰先进、经验共享,发挥榜样的示范引领作用。拿出创文的力度,政府履职尽责、社会各方参与、人民共建共享,在全社会掀起低碳创建的热潮和风尚。

我们必须意识到,实现碳中和,是国家解决资源环境约束突出问题、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是筑牢能源安全、推动经济转型的重要机遇。低碳、环保不再是个人情怀,更是关系国家发展的重要命题,是人民美好生活的迫切需求。我们有幸成为“碳中和”时代的见证者和参与者,要争做时代的弄潮儿,为国家“碳中和”目标贡献个人力量!(昆明信息港 评论员罗婉宁)

编辑:罗文忆    责任编辑:袁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