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阜外心血管病医院专家在手术中
瑞丽市目瑙社区核酸检测采样点
有力有效处置数十起境外输入疫情,疫情防控实现输入病例零病亡、本土疫情未外传、航空输入零扩散;全省129个县(市、区)历史性全部达到国家卫生县城(城市)标准;新增呼吸、肿瘤2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县级公立医疗机构达标比例和“五大中心”建设比例位居全国前列……2021年,面对严峻复杂的疫情防控形势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全省卫生健康系统以非凡的勇气、勇毅的担当、创新的思路和务实的举措,有力应对了前进道路上一个又一个挑战,卫生健康事业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
战疫情 防风险
始终牢牢守住祖国西南大门
2022年2月3日下午,随着瑞丽市中医傣医医院最后两例新冠肺炎病例治愈出院,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7·04”疫情以来的在治病例全部清零,医疗救治工作取得阶段性胜利。
自瑞丽市收治新冠肺炎病例以来,共有100多家各级各类医院派出1715名专家和医疗队员支援瑞丽市开展医疗救治工作。省委省政府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针对德宏实际,制定了《德宏州新冠肺炎疫情集中救治医院管理工作方案》。在医疗救治工作中,省卫生健康委统一调度,派出指导组进驻定点医院,同时抽调省州精兵强将驰援瑞丽,帮助完善医院管理体制和院感防控工作体制。广大医务人员中西医结合开展救治工作,为全国、全省的新冠肺炎病患救治提供了瑞丽经验。
瑞丽市中医傣医医院和瑞丽市方舱医院不仅是瑞丽市新冠肺炎病例定点救治医院,还承担了德宏州的集中救治任务。据统计,截至2月3日,瑞丽市累计收治病例1357例,其中境外输入病例957例、本土病例400例,没有发生1例死亡病例。其间,瑞丽市中医傣医医院累计救治孕产妇18人,其中包括病情复杂的三胞胎孕产妇1人。
德宏州新冠肺炎住院病人全部清零,是我省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成果的具体体现。去年,我省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驻守边关、全面动员、艰苦作战,坚决扛起为国守边政治责任,成功处置瑞丽、陇川等数十起境外输入疫情。省级制定出台了支持德宏州瑞丽市应对疫情影响、促进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为民排忧解难的一揽子政策措施,全力统筹好疫情防控、经济发展、民生保障等工作,有效化解疫情风险。实施了重大传染病救治能力和疾控机构核心能力双提升工程,全省疫情防控能力实现从无到有。实施了核酸检测和医疗救治再提升工程,边境地区防控能力实现从有到强。目前,全省日核酸检测能力达158.7万人份,救治总床位13348张,累计接收隔离境外入境人员42.23万人,救治病例2500余例。疫情防控实现输入病例零病亡、本土疫情未外传、航空输入零扩散,取得了国内国外两大战场、边境内地两线作战的重大胜利,为全国疫情防控大局作出了重要贡献。
提服务 增效能
全力解决人民群众看病就医
今年2月8日,23岁的陈健(化名)前往云南省阜外心血管病医院看病时确诊为马凡综合征,主动脉根部瘤,主动脉瓣大量反流,左心室扩大。
入院第二天中午,他突感胸痛、胸闷、憋气、大汗,丧失意识倒在床旁,医护人员立即将他转入外科重症监护室实施抢救。该院院长助理、外科管委会主任王小啟判断为突发主动脉瘤破裂,立即为他开启急诊绿色手术通道。王小啟在术中选择了David手术(即保留主动脉瓣的主动脉根部置换术)。术后11小时陈健清醒并成功撤除呼吸机恢复自主呼吸功能。2月16日,他康复出院。
陈健在云南被成功实施David手术,得益于该院国家心血管病区域医疗中心建成运行。
“区域医疗中心建设的目的,是从北京、上海等顶级优质医疗资源比较富集的地区,选择若干国家级的高水平医院作为输出医院,前往优质医疗资源较为匮乏、人口众多、基础较薄弱的省份建设分院或分中心等分支机构。”王小啟说,云南阜外心血管病医院作为国家心血管病区域医疗建设试点单位,在医科院阜外医院的全力投入下,60余名北京专家长期驻昆工作,医院通过建立分级诊疗和双向转诊,建立心血管人才进修培养机制,让北京的优质医疗资源主动下沉州、县级医院。目前,二期工程正在有序开展。
去年,云南省加快推进优质医疗资源提质扩容与区域均衡布局,积极构建分级科学合理、能够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健康需求的医疗服务体系。新增呼吸、肿瘤2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县级公立医疗机构达标比例和“五大中心”建设比例位居全国前列,县域内就诊率提升至91.39%,新增126项医疗服务价格项目,健康扶贫成果巩固提升,严格落实“四不摘”要求,救治36种大病脱贫患者21.84万人,救治率达99.3%,深入推进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全省129个县(市、区)历史性全部达到国家卫生县城(城市)标准,80%的县(市、区)设有中医医疗机构,建设了中医皮肤病、针灸推拿等5个省级临床中心、32个州市分中心和7个省级区域中医(专科)诊疗中心。
破难题 惠民生
扎实深入推进健康云南建设
“如果你和你身边的群众突发心源性猝死情况,请一定要记得紧急启用离患者最近的自动体外除颤器(AED),AED配合上规范的心肺复苏很可能在最紧急的情况下挽回一个生命。”云南省急救中心主任唐建中每次带队开展急救培训时,都要反复向群众宣传并普及这一急救知识。
有数据显示,中国心脏骤停人数每年超过54.4万。与此对应的是,目前我国院外的心脏骤停抢救成功率不足1%。提高心脏骤停患者抢救成功率的关键在于尽早实施有效抢救,其中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高质量心肺复苏配合心脏电击除颤。
为进一步提高人口密集场所心源性猝死救治成功率,保障人民群众健康需求,早在2020年,云南省就将“公共场所心脏急救设施配备工程”纳入政府10件惠民实事之一。截至去年,云南省已在公共交通站、体育场所、大型商场、人员密集公共场所完成配备。此外,对AED配置单位相关人员进行心肺复苏(CPR)和AED使用培训,培训人数超过50000人。
去年,云南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全面推进健康云南建设。加强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管理,制约影响全省人民预期寿命主要因素的干预措施逐步形成,人均预期寿命增长全国最快。适龄儿童免疫规划接种率95%以上,持续健全“一老一小”服务体系,全省医养结合床位3.8万张,923家医疗机构建成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加强妇女儿童健康管理,新生儿疾病筛查实现全覆盖,孕产妇和婴儿死亡率再创历史新低,达到12.09/10万、3.76‰的良好水平。启动第五轮防治艾滋病人民战争,艾滋病感染者发现率、治疗率、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2.5%、92.2%、95.9%,艾滋病母婴传播率降至1.04%,达到世界卫生组织消除目标。持续推进疾病预防控制,完成世界卫生组织疟疾消除认证,消除麻风病危害规划目标全面实现,结核病防治14项工作任务全面达标。(云南日报 记者陈鑫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