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原创 正文
【奋进新征程 e评新昆明】文明旅游让文明 “留名”道德“流芳”
昆明信息港    03-21 17:18:05

说到旅游,不仅想到一个仍未绝迹的现象:这就是景区公园景观景物上不时出现的“牛皮癣”,“××到此一游”“××亲临此地”“××曾经光临”……各种奇形怪状的“题字”“题词”“题名”不胜枚举。景区公园游客“留名”现象成了难于消除的顽疾,乱涂乱画、乱刻乱写而形成的七零八落的“牛皮癣”,给景区留下了伤痕累累,难以去除的“污迹”。

游客旅游留下“题字”“题词”“题名”既不能“威名远扬”,也成不了“墨宝”流传千古。旅游“留名”体现出个人道德水平和文明素养的高低。在景观景物、文物古迹上乱涂乱画、乱刻乱写而留下的“题名”“题字”“题词”只能短暂留下笔迹、痕迹和污迹。“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宋]·司马光)。乱涂乱画、乱刻乱写留下的“名”,不能“试留名字与后世”([宋]·方岳),只会空留骂名在今生。

“留名”不如留“德”。“使一个人伟大,并不在富裕和门第,而在于可贵的行为和高尚的品行。”(古罗马诗人、奥维德)。“惟贤惟德,能服于人。” ([三国·蜀]刘备)。“德之崇,不求名之远而名自远。”([晋]·杨泉)。在旅游景区景点刻划、涂抹留下的“名”不能“远扬”;如果“远扬”也是臭名远扬。旅游“留名”留下的只不过是短暂的字迹、笔迹而已,留下的不是“德”,更不是“可贵的行为和高尚的品行”。没有“德”的“名”求“名之远”而“名不远”,没有“德”的“名”只会“岁久剥烂空留名”([宋]·王安石)。

旅游“留名”能“测量”个人文明素质,体现游客文明程度。要让旅游文明化,“留名”电子化、文明化、人性化;通过诚信记录、文明记录等方法引导倡导文明旅游、文明“留名”;让文明行为成为 “可贵的行为和高尚的品行”。“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文明旅游、文明“留名”,“路漫漫其修远兮”,唯“惟坚韧者始能遂其志”。

文明旅游,除了脚印和回忆以外,什么都不要留下!文明旅游,除了影音和视频以外,什么都不要带走!文明旅游让文明“留名”、让道德“流芳”。(评论员 杨文清)

编辑:周硕    责任编辑:袁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