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省农业科学院高山经济植物研究所和百锐蓝农业种植(云南)有限公司完成的低纬高原蓝莓基质高效栽培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通过田间评价。
“筛选出适宜云南热带亚热带地区种植的早熟优良蓝莓品种6个,成熟期从11月到翌年4月,填补了国内鲜食蓝莓上市空档期;引进、吸收、创新设计了专门用于蓝莓基质栽培的新型环保避雨棚,不但耗材少、安装便捷,节省人工成本,还减少了对土地耕作层的破坏和污染;采用基质栽培、花期调控、水肥一体化、精准施肥、节水灌溉、绿色防控等关键技术种植蓝莓,和传统种植相比,有效提高了肥料利用率、单位面积产量和果实品质,减少了病虫害的发生。”专家组对该研究取得的成果给予了充分肯定。
在位于弥勒市的蓝莓种植基地里,专家组对筛选出的早熟品种进行了实地测产。测产结果显示:2021年7月种植的“B01号”平均单果重2.44克、单株产量为7.27千克,亩产2160千克;“B03号”平均单果重4.49克、单株产量为4.65千克,亩产1457千克;“B05号”平均单果重5.49克、单株产量为6.93千克,亩产2058千克。这些品种的商品果率达到95%以上、优质果率达80%以上,并实现当年种植当年产生经济效益。(云南日报 记者 陈云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