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小学 正文
宜良职中学生思想教育工作接地气见实效
昆明信息港    04-12 09:47:14

6f144c64cd0505b8a68d9dd436589c9d

昆明信息港讯 到职中读书的学生问题较多,学业不佳、品行不良者比比皆是。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文明校园创建工作,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自信心,让学生有尊严地生活、学习,宜良职中格外重视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把思想教育工作下沉到学生日常生活中,收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

图片1

一、密切家校联系,把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做到学生“家里”

2022年春季学期开学,有20多个学生没有到校报到注册。经了解,有的是因家庭经济困难想出去打工减缓家庭经济压力,有的是厌学不想继续读书,有的是家庭关系紧张等等。“推一推可能毁掉一个学生”“拉一拉可发成全一个家庭”,面对这些思想动摇的学生,学校本着“决不让一个学生辍学”的责任感,安排班主任和老师第一时间家访,千方百计动员学生返校学习。通过家访,这些学生陆续回到学校,继续学习。

用家长的话说,有的学生已成“三无”人员了,即家长拿他“无招”“无奈”“无语”了,简直是“油盐不进”。因为学校老师不抛弃、不放弃,三番五次反复做工作才留住了学生,这些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后都能自食其力。学校不仅帮助家长解决了孩子教育的“痛点”“堵点”等“急难愁盼”的糟心事,还帮助家长解决了孩子就业的人生大事。

除此之外,学校加强对学生思想状况、言行举止、内部矛盾等方面的排查工作,发现学生存在行为异常倾向,学校会及时了解情况,耐心做学生思想工作,并尽快与家长沟通,形成合力,共同做好学生教育工作,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图片2

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把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做到学生“宿舍里”

结合“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学习教育实践活开展“1+1”“百生帮扶”志愿服务活动,掀起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热潮。

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理念,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根据学生成长进步情况,动员广大教师,关注后进学生、问题学生,每位教师至少认领1-2名学生,开展“手拉手结对子”帮扶活动,以“学生的事就是我的事”“我为学生(家长)办实事”为主题,广泛开展后进生转化工作,帮助学生和家长解决教育过程中出现的实际问题,做有温度的教育,彰显教育情怀。

除努力做好课堂“思政”外,还利用课余时间中的某些“时机”,普遍开展谈心活动,拉近师生间的心理距离,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要求班主任及结对帮扶教师有事无事多到学生宿舍里转转。一方面,检查宿舍内务;另一方面,听听学生在宿舍聊些什么、看看学生在宿舍做些什么。人在最放松的时候,往往就会暴露其最真实的一面,从而让学校更深入地了解学生。

多年来,在生源素质不是很理想的情况下,学校做到了“二无”:无犯罪纪录,无重大事故发生。学生一年变个样,三年大变样。家长、同行和内行人士对学校的认同度越来越高。家长说:“让娃娃读职中,放心。”同行说:“佩服职中的管理,佩服职中的教师。”

图片3

三、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把思想教育工作做到学生“心里”

世界卫生组织给人类的健康下过一个具有权威性的定义:“健康不仅仅是没有躯体疾病或残缺,而是要在生理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能力方面都处于完好状态”。

为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预防和减少学生心理危机事件发生,培养学生健全人格。2022年春季学期起,在市、县教体部门的指导下,推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六三”体系建设。到目前为止,学校开展了下列工作:

一是开展了一期心理健康团体辅导。4月1日,学校邀请有资质的教师,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通过教师解读与引导,使学生知晓什么是心理健康?心理健康的标准有哪些?如何调整自己的心态?

心理健康指心理的各个方面及活动过程处于一种良好或正常的状态。心理健康的理想状态是保持性格完美、智力正常、认知正确、情感适当、意志合理、态度积极、行为恰当、适应良好的状态。

世界卫生组织的心理健康标准:①智力正常;②善于协调与控制情绪;③具有较强的意志品质;④人际关系和谐;⑤可以能动地适应和改善现实环境;⑥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健康;⑦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

图片4

通过培训、辅导,让同学更深刻地理解“人”的含意。“人”一撇就是躯体健康,一捺就是心理健康,它们互相支撑才能形成健全的人格、健全的道德、健全的思想情感、性格等等。身体健康心理不健康,或者心理健康身体不健康,这个人就难以“立”起来了。

二是开了一次心理健康主题班会。结合《中共云南省教育工委关于开展“我抗疫、我健康、我奉献、为大家”主题班会的通知》文件精神,各班精心组织召开了一次主题班会,将心理健康教育、疫情防控和校园安全等内容融为一体,宣传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学生心理品质。

三是在昆明市教科院《给昆明市中小学校新学期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建议》的指导下,开展了学生心理状况排查工作。共排查出需要心理援助的学生共30人,其中一类学生20人,二类学生10人。目前,针对这30名学生,学校已安排教师进行跟踪帮扶,深入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心理状态,努力解开学生的“心结”,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并成为身心健康的、“立”得起来的人。(作者:胡光明)

编辑:张艺璇    责任编辑:罗婉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