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文化和旅游部进一步调整暂退旅游服务质量保证金相关政策,明确旅行社可全额暂退或暂缓交纳保证金,补足保证金期限延至2023年3月31日。这也是增强旅游企业政策获得感、稳住行业恢复发展基本盘的最新举措。
今年以来,聚焦云南文化和旅游业面临的突出困难和问题,云南省先后印发《云南省关于支持文旅行业的纾困帮扶措施》《关于精准做好疫情防控加快旅游业恢复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通过33条针对性强、覆盖面广、含金量高、支持力度大的政策措施,助企纾困,推动文旅消费提质扩容,为常态化疫情防控下文旅产业恢复和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目前,政策效应已初步显现。
120家企业预计获奖补5550万元
目前,云南省正通过加大奖补力度,最大程度为文旅企业减负。
今年3月下旬,云南省启动旅行社、旅游演艺企业奖补申报工作,全省390家旅行社、57家旅游演艺企业提交申请。近期,全省将完成审核、公示、评审工作,预计兑现奖补金额5550万元。
旅行社奖补方面,根据2021年度企业接待游客数、从业人员数、营业收入等指标,综合考评排名前100位的旅行社将获得10万元—100万元的省级财政纾困补助,奖补资金共计4500万元。目前,各相关县(市)区已完成初审,进入州市审核、公示阶段,第三方机构现场评估等工作也有序推进。省文化和旅游厅将及时拨付奖补资金,为旅行社保市场主体、稳岗就业提供帮助和扶持。
旅游演艺企业奖补是《云南省关于支持文旅行业的纾困帮扶措施》中关注度较高的一项纾困措施。根据2021年度企业接待游客数、从业人员数、纳税金额、营业收入额等指标,全省将对57家提交申请的云南旅游演艺企业进行综合考评,排名前20位的企业将获得30万元—100万元的省级财政纾困补助,奖补资金共计1050万元。在完成省级评审后,全省预计4月中旬完成旅游演艺企业奖补工作。
此外,云南省还持续通过落实落细暂退旅游服务质量保证金政策,对符合条件的旅行社维持80%的暂退比例,缓解企业现金流压力,为旅行社减负。截至4月8日,全省注册登记的1138家旅行社中,已有822家提出申请并完成退款,占总数的72.2%。对符合条件的不裁员或少裁员参保缴费文旅企业,云南省将继续给予失业保险稳岗返还补贴。
6000万元流贷贴息补助惠及企业
与减负同步,云南省还加大对文化和旅游业的普惠金融支持力度,推进银企合作,帮助文旅企业活下来、渡难关、迎发展。
《云南省关于支持文旅行业的纾困帮扶措施》创新性地提出,鼓励和引导银行、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等金融机构面向文旅企业扩大信贷投放,接续贷款延期支持,降低综合融资成本,加大贷款贴息力度。4月1日,云南省启动文旅企业新增流动贷款贴息补助申报工作。按照企业实际获得贷款利率的50%,全省将对文旅企业2022年新增流动资金贷款予以贴息补助,贴息利率不高于5%。
目前,全省正在集中开展文旅企业网上申报受理工作。根据企业流动贷款还贷时间,从4月开始,全省将分3个批次组织申报、评审和拨付贴息,预计将分期分批补助贷款贴息资金6000万元。
同时,云南省还加大金融保险支持。目前,中国工商银行已意向性同意开展支持文旅企业项目融资、金融产品创新等工作,相关部门正抓紧组建旅游企业和项目融资需求库,完善文旅企业与银行网点融资对接渠道。针对暂停跨省团队游政策导致损失的旅游企业,相关保险公司已推出退团险、隔离险等创新型保险产品,强化保险保障能力,丰富文化和旅游保险产品供给。
首轮将发放1200万元文旅消费券
要帮企业渡过难关,仅靠减负、降成本难以实现,云南省还从“开源”的角度为文旅企业谋出路。
《关于精准做好疫情防控加快旅游业恢复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推出了一批创新性政策措施,将“云南人游云南”“本地人游本地”的内循环与“引客入滇”的外循环有机结合、双向发力,为市场复苏增添活力。
为拓展旅行社业务,针对“积极服务公务出行”“鼓励基层工会利用会员会费,购买符合规定的文旅产品和服务”“鼓励开展研学活动”“鼓励航空、铁路实施‘首飞、首乘+家庭游’等票价优惠活动”等消费刺激政策,云南省正抓紧研究制定细化措施,并将于近期推动实施。
为促进文化旅游消费,云南省将发放不低于1亿元的专项文旅消费券。目前,全省已通过比选,确定文旅消费券发放平台和自驾车送油券发券油企,并将适时推出发券活动。预计第一轮发券资金2700万元,其中,文旅消费券1200万元、自驾车送油券1500万元。同时,全省还完成景区摸底调查,在执行政府指导价的141家A级景区中,已有74家报名参加优惠促销活动,预计将补助资金5亿元。
云南省将持续推进纾困扶持政策落实落地落细,打通纾困解难政策的“最后一公里”,推动相关政策措施发挥应有效益,让文旅企业尽早享受政策红利,支持文旅企业渡过难关,稳定市场预期,促进经济平稳运行。(昆明日报 首席记者李思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