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信息港讯 记者郭成明 在嵩明县嵩阳街道辖区,有一座别出心裁的“垃圾分类体验馆”,这是嵩明县第一个集科普展示、宣教、互动实践于一体的综合体验馆。4月13日,记者便来到这里一探究竟。
嵩明县垃圾分类体验馆
在垃圾分类体验馆门口,利用废铁制作的鹿体造型雕塑“毛渣渣”正抬头仰望嵌入房子的铁树。树的斑驳、鹿的仰望,构成一幅的渴望绿色、遥望家园的环保理念图景。再往里走,跟垃圾分类、废弃物回收再利用有关的科普知识展板遍布其中,一些用排水管、红酒塞、瓶盖等为原材料制作的小型画框,也让这些废弃物重新呈现出特殊的美感。
废弃物再利用展示区
在体验馆内,最吸睛的还属回收厨余垃圾制作环保酵素的展区。厨余垃圾泛指易腐烂的、含有机质的生活垃圾。让厨余垃圾变废为宝的妙招就是“环保酵素”。将红糖、厨余垃圾和水按一定比例放入塑料桶里,3个月后就会变成具有抗氧化、抑菌、净化空气等作用的环保酵素,再经进一步加工,即可成为洗手液、洗面奶、香皂等日常生活用品。
已制作完成的环保酵素
嵩明县垃圾分类体验馆融合了从提高垃圾分类意识、垃圾分类知识科普、到垃圾再利用互动实践等功能。而在体验馆之外,同样的垃圾处理模式和生活方式正在嵩明全县逐步推开。
近年来,嵩明县坚持以“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为目标推进垃圾分类和回收再利用工作。除加大设备、设施投入外,2021年采取市场化运营模式,投入130万,建成3个示范小区(金叶花园、民安园、民康园)、1个示范机关(县城市管理局)和1所示范学校(嵩阳一小),还开发了嵩明县垃圾分类小程序,建立垃圾分类积分兑换奖品礼品制度,提高居民对垃圾分类工作的积极性和参与性
通过入户宣传、专人引导、积分激励等一系列措施,嵩明各个示范点居民垃圾分类知晓率达到100%,投放准确率达到90%,不少居民自发利用厨余垃圾尝试环保酵素制作;嵩明县垃圾分类小程序注册使用用户已近2000人,逐步形成规范化、科学化、系统化的生活垃圾分类模式,以点带面推动嵩明全县垃圾分类工作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