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昆明 正文
安宁千亿元级绿色能源基地雏形初现
昆明信息港    04-17 09:45:53

日前,云南省政府印发《云南省新能源电池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明确,计划用3年时间建成新能源电池全生命周期产业链,实现全产业链产值突破1000亿元目标。

记者4月12日从安宁市政府获悉,截至目前,安宁已先后引进云南裕能年产40万吨磷酸铁和40万吨磷酸铁锂新能源电池材料项目、云南氟磷电子电池新材料项目、云天化年产50万吨电池新材料等项目,总投资近300亿元,预计产值可达730亿元。与此同时,安宁市强化全产业链布局,与新能源电池正极、负极、铜箔、铝箔、隔膜、电解液、箱体等核心材料行业龙头企业、关联企业积极对接洽谈,通过延链补链强链,形成产业集聚效应。

千亿元级新能源产业基地雏形正逐渐显现。

立足资源优势

确立产业发展方向 

从昆明出发,一路向西,过了碧鸡关隧道,就进入了安宁地界。驾车沿昆楚高速行驶半小时,就到了安宁工业发展的“主场”——草铺街道。4月12日上午,这里多个建设项目工地机器轰鸣,车辆往来不绝,一片繁忙景象。

“我们这个项目预计在6月30日投产。”云南云聚能新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蒋忠成看着快要建成的厂房,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新能源电池前驱体主要原材料是磷酸,在这里有良好的磷酸资源保障。”蒋忠成透露,在安宁工业园区,多个新能源电池项目正有序建设。

“一期年产2万吨氢氟酸厂房目前已完成项目建设和前期设备调试,正在进行投料前的整改和完善相关手续。二期年产5000吨六氟磷酸铝项目土建完成,目前正在进行设备和管道安装,预计今年年底完成设备调试。”云南氟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田文杰说。

一个个新能源电池项目的建设,见证了新能源电池企业在安宁投资的热度与激情,更见证了安宁新能源电池产业链的逐步成形。

“安宁选择磷酸铁锂电池材料这个赛道,是对新能源电池技术路线、市场现状和安宁市自身资源禀赋综合考量的结果。”安宁市政府有关负责人表示,安宁市拥有9.2亿吨高品位磷矿储量,聚集了云天化集团、祥丰集团等磷化工行业龙头企业,还拥有500千伏变电站,要素保障实力强劲。而且,碳达峰、碳中和给安宁市产业结构调整带来压力的同时,也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创造了高质量发展新机会。

全产业链规划

奠定高质量发展基础

全产业链,是产业升级发展的重要体系。安宁市正在用一个个实际行动,在绿色新能源电池产业建链、补链、强链上下功夫。

“全新搭建新兴产业集群绝非易事。”安宁工业园区管委会副主任李强说,为大力发展精深加工项目,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安宁工业园区聚力扩规模、拓应用,既面向重点企业、重要环节积极向外招商,也加强对现有磷化工企业的整合培育力度。

“当前,国内化学品运输主要以公路运输为主,不但成本高,而且还有较高的安全风险。但在安宁工业园区,企业生产正极材料所需的磷酸等基础化学原料,完全可以直接通过管道实现运输,有效降低了原料供应成本,提高了产品在市场竞争中的价格优势。”湖南裕能投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对外投资经理戴海涛说。

在云南氟磷电子氟硅资源综合利用项目施工现场,田文杰讲了一个“腾笼换鸟”的故事:云南云天化股份有限公司与多氟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于2020年12月共同出资设立云南氟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公司成立后,通过政府搭桥,云南云天化股份有限公司拆除老厂区能耗高的机器设备,逐步完成土地置换。多氟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运用自主研发技术,将安宁磷化工企业副产的氟硅酸等低廉附加品,转化为价值呈几何倍数增长的电子级氢氟酸和六氟磷酸锂,实现氟资源的高品位开发和利用。“该项目投产后,还将助力滇中新区磷化工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做大做强产业,形成产业集聚效应。”

按照发展规划,安宁市将围绕绿色新能源电池正极、负极、铜箔、铝箔、隔膜、电解液、箱体等核心材料,以及电池制造、新能源汽车生产等全产业链,定点定向、找准龙头大力招商,推动产业集群化发展,力争通过5年时间,将安宁打造成为全国乃至全球规模较大的绿色新能源电池产业生产基地,产值规模达到1000亿元以上。

目前,围绕加快推动绿色新能源电池产业集群发展,安宁市已经洽谈了中腾圣火科技发展(云南)有限公司掺镁新型超低温新能源电池项目(电池)、湖南中科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年产35万吨石墨负极材料项目(负极)、云南铜业铜箔生产项目(铜箔)、云南恩捷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隔膜生产项目(隔膜)、云天化集团双氟磺酰亚胺锂等电解液材料项目(电解液)等一批链上项目,正在对接杉杉科技、德方纳米、孚能科技、远景能源等一批关联企业。

当好“店小二”

强化服务发展保障体系

产业发展,项目落地是关键,要实现“引得进来,稳得下来,发展得起来”的目标,政府的服务是关键。

今年元旦假期收假第三天,安宁市就举行了“千亿级绿色新能源电池产业集群”启动仪式。其中,云南裕能新能源电池材料有限公司年产24万吨磷酸铁和16万吨磷酸铁锂生产线项目(一期)是开工项目之一。该公司副总经理李新赞在开工仪式上说,在安宁市投资,看中的是这里的区位优势、丰富的磷矿资源、潜在的市场空间和良好的营商环境。

据了解,为积极推动新能源电池产业发展,安宁市成立了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为双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全面统筹和推动绿色新能源电池产业集群培育。

今年3月,安宁市政府还成立重点产业发展和重点项目建设指挥部,统筹推动解决企业问题,同时,开展“访企业、下基层、优服务、解难题”系列活动,以问题为导向,在项目建设现场开展现场会办,现场答复、现场解决问题。在具体工作中,在“链长制”的基础上新增“兵团制”,形成“兵团制+链长制”双制驱动,实现“两级指挥、兵团作战”,全面推动项目增效提速。

“在项目启动建设之前,安宁市政府职能部门及园区管委会就在安全、环境影响、水土保持、节能评价以及规划施工许可等方面给予了很多支持。此外,安宁市级领导专门召开专题会议,现场解决推进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园区管委会成立重点项目快速推进领导小组。”田文杰介绍,云南氟磷电子科技磷肥副产氟硅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实现签约即进场、拿地即开工。

云南氟磷电子科技磷肥副产氟硅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只是安宁市政府服务重大项目发展的一个缩影。据介绍,云南天安化工年产50万吨磷酸铁及配套项目从洽谈至签约仅用了70天时间,云南裕能新能源电池材料有限公司实现60天签约并快速开工建设,创造了招商引资洽谈时间最短、投资规模最大、落地开工最快的“安宁速度”。

不难看出,拥有优良资源禀赋和优质服务保障的“安宁千亿元级绿色能源基地”前景明朗,未来可期。(昆明日报 记者赵书勇 实习生戴龙进)


编辑:孙红亮    责任编辑:徐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