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云南城市网盟联播 正文
走进波多罗探访百年彝族村
丽江日报    04-24 16:40:30

在拉市海背后的大山里藏着一个彝族村落,它四面环山,被当地人称为波多罗,这是彝语,意为“天下最美的山谷”。

大山深处的村庄

前往波多罗的路要从南尧一直往大山深处走,山路随着山的起伏而变得蜿蜒崎岖,沿途的景色也因为海拔升高而变得愈加丰富斑斓。

漫山黄绿相间的草木,路边放养着的牛羊在草地上悠然自得,我们仿若走进了一个与世无争的秘境。

当地的村民告诉我,波多罗是拉市镇自然景观最美的村子。这里海拔在3000米以上,位于玉龙雪山的西南部垭口,东临文海,南临拉市海,西临金沙江,与迪庆的香格里拉仅有一江之隔。独特的区位优势让波多罗在四季里绽放出不同的山色景观。

这里有春夏季节里的怡然自得,漫山遍野的花儿争相开放;这里有秋季里的冷冽与浪漫,山间枝头的那一抹红成了最绚烂的一景。到了冬天,整个村庄被皑皑白雪所包裹,变成了童话故事里的“雪村”。

波多罗周围山林中有高山杜鹃20余种,还有上百亩的大树杜鹃林,每年4至8月,杜鹃花竞相开放,在蔚蓝色的天空下格外迷人,四溢的花香也吸引了很多鸟儿。此时的波多罗,鸟语花香、生机盎然。

以前的波多罗,经济作物以洋芋为主,这里种出的洋芋格外好吃,所以周边的纳西族村民把该村叫为“洋芋厂”。拉市曾是丽江至中甸、西藏、印度的“茶马古道 ”驿站之一,听当地村民介绍,当时没有车,物资都是靠马帮驮,很多马帮队伍到了波多罗就会住上一晚,然后再去丽江城里。

守护美丽的家园

来到波多罗,你会发现,这里四面环山,地势险峻。悬崖、峭壁、山洞居多,还有茂密的原始森林,这样的环境也为动物提供了较好的栖息地。村民外出时会经常看到野生动物出没,有黑熊、野猪、猴子、獐子、麂子、狐狸等。

村民刘正华是这里的护林员,对于他来说,这里的一草一木都再熟悉不过了。他每天的工作就是在山间巡护,虽然每天走的地方都差不多,但是山野间总会有许多的奇特事情发生,让他每天的巡护时光变得更有意义。“我在这个村里长大,对这里有着深厚的感情,现在以护林员的身份保护我自己的家园,我觉得心里很满足。”说完,刘正华笑了。

因为有像刘正华一样的村民保护着这里,所以波多罗茂密的原始森林也保存得较为完整。听刘正华介绍,这里有1200 多种植物,其中300多种具有药用价值。乔木有云杉、冷杉、红杉、红豆杉、铁杉、栎树等,还有上百种野生菌类。在波多罗,大部分的年轻人都外出打工去了,村里留下来的大多是老人和小孩,村民们靠耕种为生,主要有马铃薯、荞面、大小麦、圆根等。每年的雨水季节,村民都会到山林中采集野生菌卖,这也是他们的一项重要收入来源。

百年历史的彝族村庄

波多罗的彝族同胞在这里已经生活了100多年,居住在这里的彝族群众都是刘曼达的后代,我有幸见到了其第六代后人刘正军,他给我讲了这里的故事。

20世纪30年代,他的祖父刘曼达带着4个儿子从四川省凉山州美姑县搬到此地,是彝族诺苏支系。当时此地是纳西人的山,山主允许刘家借山留居其地,但刘家要担起保路护山之责。刘家凭着辛勤劳动慢慢富裕起来,几年以后,住在中甸的马帮劫持了刘家,由于寡不敌众,刘曼达只好到宁蒗搬来救兵沙系氏族,一同居住在波多罗。后来,沙系氏族的人们又逐步迁移到了拉市镇的其他地方。

如今,刘家的后人一直在波多罗生活着,这里的山水是他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对于自己美丽的家园,村民们充满了感情,他们说:“城里人有城里人的幸福,我们山上人有山上人的幸福。你看,这里一个季节有一个季节的风景,冬天到处是白雪,春天到处是山花,秋天树叶黄了好看得很,现在日子好了,我们更要保护好这里,让后代能够自由自在地生活。”。(丽江日报 记者李萍)

编辑:李丽朱    责任编辑:孙红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