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信息港讯 记者王奕然 近日,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云南省“十四五”区域协调发展规划》(以下简称《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到2025年,各区域板块发展联动性、协同性不断增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得到进一步缓解,“滇中崛起、沿边开放、滇东北开发、滇西一体化”的区域协调发展格局基本形成。
为更好地推动“滇中崛起”,《发展规划》明确,要将昆明建设成为“中国春城”、历史文化名城、国际大健康名城、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到2025年,昆明市经济总量达到1万亿元,常住人口达到1000万左右,成为云南经济社会发展排头兵、火车头;昆明都市圈集聚全省20%的人口、40%的地区生产总值;滇中新区工业增加值、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速分别高于12%、18%。
《发展规划》提出,要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聚焦新材料、大健康、数字化,培育支撑昆明未来30年发展的支柱产业,把新材料产业打造成为千亿级新兴支柱产业,把大健康产业打造成为全国乃至国际上有一定地位的产业,在数字化上实现跨越,为“数字云南”建设带好头作示范。实施工业倍增计划和市场主体倍增计划,力争3年实现工业投资翻一番。加快补齐城市经济、城市功能和城市形象国际化的短板,以国际化为抓手推进对外开放。着力解决城区雨污分流问题,狠抓面源污染治理,抓好补水系统建设,让滇池重放“高原明珠”光彩。
此外,将以昆明中心城区为中心形成1小时通勤的昆明都市圈,推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产业发展、生态环保、社会治理等一体化发展。加快推进昆明中心城区连接周边城市的城际铁路、城际轨道等交通设施建设,推动周边城市承接昆明外溢功能,积极布局乡村田园综合体、农业产业化园区、特色小镇等载体,打造功能完善、产业协同、绿色健康、舒适宜居的都市圈。
在推进滇中城市群发展方面,要加快构建滇中城市群“一主四副、通道对接、点轴联动”空间格局。以实施基础设施“双十”重大工程为引领,加快推进铁路“建网提速”工程、县域高速公路“能通全通”“互联互通”工程,优化布局运输机场,打造“轨道上的滇中城市群”;大力实施“兴水润滇”工程,加快多式联运物流网和能源网建设,全面完成滇中引水工程。
同时,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共享、生态环境联防共治、产业园区共融、功能平台共用,加快户籍、养老、医疗、教育、人力等资源信息互通互认,建立协同联动的区域应急管理体系和应急物资保障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