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旅游 正文
唱响全域旅游高发展 济南乡村旅游启新篇
新华网    04-25 14:46:31

青山如黛,碧水悠悠,鸟语花香……一幅幅诗意田园画卷,篱落疏疏处,游人如织来。以人文无干扰、生态无破坏为特色,主打绿色健康、亲近自然、放松身心的乡村旅游成为当下的出游热点,低密度、私享型的乡村旅游产品受到瞩目,成为时下旅游新风尚。

近年来,济南市文化和旅游局以发展乡村旅游为切入点,积极实施乡村旅游富民工程,坚定不移推进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全市乡村旅游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喜人态势。

环境质量不断提升

乡村旅游风景这边独好

推窗见绿,出门见景,四季有花。在乡村振兴的建设里面,其中一个很重要的部分是乡村旅游。近年来,市文化和旅游局以全域旅游发展理念,大力推进村庄景区化建设,完善农村地区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积极引导基础条件较好的村庄按照国家A级旅游景区核心标准进行建设,实现美丽乡村向景区化乡村转型升级,改善乡村旅游环境条件。

发展乡村旅游,基础设施的提升、人居环境的改善是基础性保障。尤其是在疫情缓和后,乡村旅游成为人们出行旅游休闲的首选。长清区马套村、商河县袁窦村、平阴县北市村、章丘区石匣村等乡村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建设成特色鲜明的3A级乡村旅游景区。

“面子”好看了,“里子”同样重要。济南市文旅局大力推进“厕所革命”,会同县区共同指导乡村旅游点厕所改造升级,提升了居民生活水平和质量,同时大力推进更文明、更卫生的生活方式,从“厕所革命”到“垃圾分类”,既满足民生需求,更带动了旅游产业。与此同时,加强道路标识体系建设,截至目前,道路标识牌基本覆盖了全市主要乡村旅游景区。

“好山,好水,好空气,是乡村最大的优势和财富。”济南市文旅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济南山区天然风景优美,都可以按照风景的要求打造,同时再深挖特色资源,抓住机遇,将乡村生态优势转化为生态经济优势,带领村民驶入致富“快车道”。

“文化+”不断丰富

点亮“一村一景”“一村一韵”

干净整洁的村容村貌,仅仅是美丽乡村的起点,通过构建跳出“景点体验”传统模式,围绕“全域旅游”“创意旅游”等新业态,精心打造“文化+”综合体,形成一户一处景、一线一风光的大美格局。

过去旅游是观光式的景区打卡,现在旅游多是体验不同的休闲时光,住乡村民宿无疑就成为了链接当地风土人情最好的载体。章丘区石子口村拥有近百套百年历史的石屋,通过深挖当地文化,保留原始乡村风貌,以二十四节气命名的精品民宿让人感受到“外朴内秀”的乡土生活。通过打造涵盖食、宿、创、乐、耕、学、养七大元素的乡村生活美学综合体,推广一种令人向往的耕读田园、静谧自然的乡居庭院生活。每逢节假日均是“一房难求”。长清区马套村依托山好水好空气好的自然生态资源,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所建民宿也尽可能地保留原生态风貌,吸引市民游客前来感受如画的生态美景。

业内人士表示,乡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既可以提供独特的休闲度假体验,还可以成为优秀传统文化,包括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平台,在看得见山、望得见水的同时,最重要的是记得住乡愁。

“文旅融合之后,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思路。”市文旅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乡村本身就是一个景区,发展乡村旅游应继续突出地域、文化、产业特色,深化“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韵”,像章丘石子口村就很有氛围,保留了原始风貌,凸显当地特色文化,是当下乡村旅游发展的新思路。

产品供给不断完善

乡村旅游“绿色红利”惠及百姓

美丽乡村不能光看看,还要能产生效益。在提升乡村颜值、内修气质的同时,实施产业植入,收获了“绿色红利”,带动村民共同致富。

近年来,根据不同地区的区位条件、特色资源和市场需求,市文旅局指导各县区挖掘本地民俗文化、农业生产、手工技艺、体育运动、生态环境等各类资源优势,开发“乡村旅游+”产品,推出一批景区依托型、田园观光型、休闲度假型、康体养生型、古镇古村落型、农耕民俗体验型等类型的乡村旅游产品,打造差异化特色。

位于章丘区的“五彩山村”自发展乡村旅游以来,每年都有大量的游客前来,提高了当地老百姓的生活质量,农民自己种的柿子、核桃、山楂等土特产,在家门口就可以卖出去了。“五彩山村”相关经营者介绍说,章丘“五彩山村”主要包括十八盘村、东车厢村、西车厢村、西里虎村、小石屋村、黄沙埠村六个山区村落,以发展乡村休闲度假和康体养生为主题,按照“一村一品”的宗旨,综合打造特色度假区。“下一步,‘五彩山村’将继续发挥每个村落的特色,走好‘旅游+扶贫’的路子,将乡村旅游业态丰富起来。”

“发展乡村旅游可以给旅游产业提供更多的资源、更多的发展空间,也可以促进旅游业的整体繁荣发展。”市文旅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景区+村庄”“景村一体”等是一种有效并具有推广意义的乡村旅游扶贫模式。景区的优势是通过吸引游客形成规模化的消费市场,围绕游客消费所形成的供给体系有多种类型、形式和档次,周边村庄可通过农家乐、民宿、采摘园等,与景区内的大型、高端项目形成市场互补、互促的良性互动和共赢发展关系。

市场主体不断壮大

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

在大众旅游、全域旅游的新时代,以周边游、休闲游、自驾游为主的乡村旅游,已成为促进旅游业发展、拉动消费的重要增长极。发展乡村旅游作为实现乡村产业兴旺繁荣的重要途径之一,离不开市场主体的壮大。

近年来,市文化和旅游局坚持不懈推进市场主体建设,出台多项促进乡村旅游发展的政策措施,不断壮大市场主体数量和规模,夯实乡村旅游发展基础。培育形成了梯次完备的“乡村旅游大军”。

系列活动不断丰富

乡村旅游越来越红火

“北有温泉南有山,西有湿地东有泉”。这是对济南乡村旅游特色的最简单概述。近年来,济南不断加强乡村旅游资源的整合,摆脱过去以观光、采摘为主,业态单一的乡村旅游。大力培育乡村旅游新业态,民宿、房车营地等新业态如雨后春笋一般不断涌现,有力推动了乡村旅游快速发展。

乡村旅游作为旅游业的一个分支,其既融合三产,又连通城乡,更富含“乡愁”。发展至今其业态非常丰富,不再是简单的观光游览,而是融合了休闲旅居、生态环保、健康养生、农事体验、电子商务等新业态。济南市文旅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继续丰富乡村旅游业态,同时抓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的打造,既做大“面”,又做精“点”。不断优化乡村旅游布局,进一步打造具有核心吸引力的乡村旅游产品,推动我市乡村旅游健康快速发展,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编辑:姚仲恒    责任编辑:孙红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