陡陗的巡逻道
“如果脚底打滑,基本就上不来了。下面都是近百米的山谷。”4月12日是河口出入境边防检查站老卡分站民警徐康带队巡逻的第四天,也是他一周之内第二次攀爬中越边境159号界碑的巡逻道。
159号界碑位于河口瑶族自治县桥头乡东南部无名山的山腰处,是方圆数公里内视野最开阔的地方。可前往界碑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巡逻队员需要驱车1小时至山下,再顺着山体走势徒手向上攀登,小道几乎垂直于地面,让人望而生畏。
“以前巡逻需要手脚并用连续攀爬很久,遇到手找不到着力点的地方,只能靠搭‘人梯’向上攀登。攀登途中千万不能往后看,双腿发抖就无法前进了。”2019年,徐康第一次到老卡分站开展勤务援助时,就对159号界碑的巡逻道印象深刻。
今年初,为了方便开展巡逻管控任务,当地干部群众利用树枝和竹竿,制成了梯子,搭在石壁之上,让攀登的难度降低了一些。一架架梯子从山脚看去,一眼望不到头,也由此得来“天梯”的外号。从山脚到山顶,只有不过200多米的距离,却要攀登11架“天梯”、418级台阶,往返一趟需要1个小时。
到了雨季,“天梯”变得更加湿滑,攀登的过程也更加艰辛,往往还没到达界碑处,民辅警们藏蓝的警服外就裹满了泥土。一路上,徐康走得很小心,尽管脚底不停地打滑,但右手却紧紧护住背包,因为民辅警们都知道,背包里装有一面神圣的国旗。
“当亲手抚摸到界碑的那一刻,一切的付出都是值得的。看着国旗在界碑旁高高飘扬,便是最自豪的事。”说到此,徐康满脸骄傲。(云南日报 通讯员张昆 记者陈晓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