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警杨德友年逾50,他从昆明到瑞丽支援,由于守边人手不足,他一次又一次地延长着自己的归期。对工作的执着坚守,对初心使命的坚定追求,是照进女儿杨瑜嘉心里的“一束光”,温暖着她一路前行;
一直在学“房子建给谁、怎么建”的槐菲,在“城市更新”中完成了身份转变,从建房子的变成了拆房子的。作为“长征路上的新青年”,槐菲相信,她将见证老旧小区在改造中迈向美好新时代。
呈贡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宣时代之声、讲百姓之事。4月27日,昆明市呈贡区举办“砥砺奋进新征程 喜迎党的二十大——党的创新理论我来讲”理论宣讲大赛。正是通过杨德友、槐菲等人平凡而真实的经历,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也一遍一遍地通过无数身边的例子,向广大群众回答着“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
呈贡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云南艺术学院大三学生杨瑜嘉给大家讲述了自己父亲杨德友的故事。巡逻防控民警杨德友在每个日夜奔走在辖区的每家每户,每一次身处危险却成为“逆行者”,闪光的徽章在维护社会治安中令人信服。如今,杨德友站到了疫情防控第一线,年逾50岁的他前往瑞丽支援守边半年,守边人手不够,他主动延长工作时间,每天穿着厚重的防护服,汗流浃背,不吃不喝工作八个小时……作为守边里年纪最大的一批人,他义无反顾地投身于风雨岗位中,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对初心使命的坚守。
呈贡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呈贡区城市更新局工作人员槐菲自称为“长征路上的新青年”,她的专业是建筑学,学的是“房子建给谁、建在哪、怎么建”,在城市更新局工作后,朋友笑称她“转变了身份”:从建房子的变成了拆房子的。在她的理解中,城市更新改造不止是拆迁,是依托城市发展,“更”的是过去的老旧脏差,“新”的是现在未来的美好愿景,“改”的是老百姓的急难愁盼,“造”的是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良好形象。改造老旧电线,打通污水管网,为老小区安装电梯……老旧小区改造就是以实际行动急百姓之所急、忧群众之所忧。
呈贡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理论宣讲大赛上,来自呈贡区融媒体中心、呈贡区古城小学、云南艺术学院等单位的宣讲人,用一个个身边的例子、一件件事关民生的实事,将党的创新理论讲得实在、说得透彻。最终,区融媒体中心王堇沫《三杯水 看滇池治理之路》获得语言类一等奖,云南艺术学院《振兴》获得文艺类一等奖。(春城晚报-开屏新闻 记者闵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