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昆明 正文
“昆明瑰谷”让残疾人员工找到“家”
昆明信息港    05-01 09:43:12

  4月26日上午10点,24岁的李世萍正忙着做玫瑰花的分拣工作。挑、拣、分、放,每一个步骤都准确无误。如果不是了解她的人,绝对想不到她是一名听力障碍人士。“从学校毕业就来这里工作,一个月有两三千元的收入。”李世萍是大理人,现在是昆明瑰谷花卉种植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昆明瑰谷”)的专职员工。

  在“昆明瑰谷”,和李世萍一样的残疾人员工有34人,而“昆明瑰谷”的全部员工只有37人。也就是说,这是一家以残疾人为主要员工的企业。这里的员工,按照多劳多得的原则,高一点的每月能拿七八千元的工资,少一点的每月也能领到两三千元的报酬。

  拯救企业的员工

  “看起来是企业帮助残疾人员工,事实上是他们拯救了企业。”公司负责人徐升平介绍,“昆明瑰谷”生产的是市场上最受欢迎、最紧俏、最新颖的货,是北京“roseonly”、上海“野兽派”等大品牌的永生花合作加工企业。但是在企业刚起步的那几年,也存在员工普遍流失的困境。

  “我们2010年进入晋宁的时候,招收的第一批员工都是健全员工,但是两年后他们几乎都离开了。”徐升平说,企业在最困难的时候,招收了第一批残疾人员工。

  没想到,这些员工来了之后,不仅工作努力,做出来的成品也更加精致。“他们做工比较踏实,学技术的时候也非常用心。”徐升平说。

  2019年,“昆明瑰谷”开始研发机械化永生花加工生产,现已取得显著效果。机械化生产的永生花品种有玫瑰花、奥斯丁、康乃馨、尤加利、百日菊、枫树叶等几十种。永生花销往全国各地,并出口日本、澳大利亚、美国以及东南亚部分国家,年销售额有六七百万元。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大家共同努力。”徐升平说,为了让员工有更多的获得感,企业主动为员工提供免费食宿,还购买了社会保险。

  “在这里上班,最大的感受是舒服。”从仓库管理员做到总经理助理的范伟哲是一个右手因医疗事故导致截肢的年轻人,从学校毕业后做过房屋装修设计师、政务服务大厅引导员,也到广州打过工,“自从来到‘昆明瑰谷’,我感受到这里有‘家’的感觉。”他说。

  “只要愿意学,在这里我们会尽力帮扶他们学一门技术。”徐升平说,企业新招收的残疾人员工,都有专门的“师父”一对一教学,确保他们能够胜任自己的工作。“只有员工的技能提升了,企业的产品质量才有保障。”他说。

  善举被社会关注

  几天前,有听力障碍的19名员工收到了企业的“礼物”——助听器。当李保德戴上助听器,在医疗专家的指导下说出“拜拜”两个字时,他激动地吼了出来。

  徐升平说,为了让有听力障碍的员工融入社会,企业主动联系晋宁区残联,在晋宁区残联的帮助下,邀请云南省知名专家到企业,为每一名员工检测,最终确定,有19人佩戴助听器后可以具备一定的语言交流能力。

  “我们为他们购买助听器是理所应当的。”徐升平说,随着企业的发展,将来会为残疾人员工提供更多力所能及的帮助,让他们有更多幸福感。

  “昆明瑰谷”的善举也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晋宁区残联就积极为企业落实减税政策以及减免残疾人保障金。晋宁区残联工作人员杨滟表示,像“昆明瑰谷”这样的爱心企业,就应该得到鼓励和照顾。

  “他们身体或感官残疾,这是外在的‘缺’,但他们精神完整,那是难得的‘韧’,因为他们心中有坚定不移的信念,他们承受住了生命中那份残缺的重量,用不懈努力和坚毅执着书写自己的柔韧人生。”徐升平相信,只要给残疾人员工一个平台,他们散发的光芒可能会比健全人更加耀眼。(昆明信息港 昆明日报 记者黄翼 赵书勇 实习生戴龙进报道)

编辑:周硕    责任编辑:徐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