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原创 正文
【昆港时评】“劳动课”虽好 关键还得落到实处
昆明信息港    05-06 16:24:24

五一劳动节刚过去,一项和“劳动”有关的变化即将到来。近日,教育部正式印发《义务教育课程方案》。文件指出,2022年秋季开学起,劳动课将正式成为中小学的一门独立课程,课程内容包括清洁与卫生、整理与收纳、烹饪与营养、家用器具使用与维护等日常生活劳动,一时间引发网友热议。

家长们纷纷举双手支持。如今,很多家长对孩子百般呵护,同时也反映了孩子在家里“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生活状态。劳动课的开设,无疑将改变学生不爱劳动的现状。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劳动是有神奇力量的民间教育学,给我们开辟了教育智慧的新源泉。这种源泉是书本教育理论所不知道的。”在劳动中,孩子们的分析、判断、思维,协同精神、进取精神、吃苦精力,专注能力、审美能力、创造能力,都可以得到加强。可以说,劳动不仅是学习的必修课,也是一堂人生必修课。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幸福生活都意义重大。

劳动课虽好,要真正发挥价值,关键还得落到实处。

学校方面,要重视劳动课程,健全评价机制,为学生提供可感知、可学习、可应用的劳动课程。按课程要求,加强劳动课专任师资建设和课程建设、场地设施建设,形成科学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开设劳动课,不只是让孩子参加几次劳动,重要的是增强孩子对生产劳动、服务劳动的体验,以及在劳动教育中收获综合素质的提升与发展。

劳动课不是学校教育单方面的事,更应该得到广大家长的支持和帮助。家长们要改变教育理念,意识到培养孩子基本生活技能的重要性,以身作则,让孩子真正动起来、干起来。家长“大包大揽”更多会导致孩子独立性弱,且缺乏责任意识和感恩意识。

政府方面,要依法保障对学校劳动教育的投入,并督促各学校按国家课程规定开齐开足劳动课。如果存在劳动教育缺师资、缺场地设施,以及学校的劳动教育课时被挤占的问题,要依法追究地方政府和学校的责任。同时,也要建立健全“监督”机制,防止劳动课被“架空”。

还有一点也是最重要的,给孩子上好这堂“劳动课”,需要学校和家庭要积极配合,共同为年轻一代把好这道“成长关”,让劳动教育在成长的“土壤”里扎根萌芽、开花结果,如此,劳动课才能真正散发出育人的魅力。(昆明信息港 评论员张楠)

编辑:周硕    责任编辑:袁艳
相关推荐